姜秀麗代表:支持媒體大發展 嚴把輿論主動權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輿論宣傳引導工程”,我認為非常必要、非常及時,建議加強以黨報、黨刊、黨臺、黨網為主的黨媒建設,從政策、體制、人員、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進黨媒健康快速發展,確保黨和政府的聲音及時準確地傳播,從而掌握宣傳主動權,搶占輿論制高點。
我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將輿論宣傳引導工作作為領導干部自身建設的必須課,不斷提升干部積極面對,有效應對應急新聞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張曉華委員:完善配套設施 打造“書香臨汾”
倡導全民閱讀,培育書香城市。首先得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讓閱讀“零門檻”,這對于傳承中外優秀文化傳統、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養、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重原因,我市在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上一直滯后,與臨汾這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極不相符。因此,我建議加快推進市級圖書館建設進程,配備完善各項圖書資源;對堯都區圖書館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硬件設施,實時更新書籍,充分發揮“城市會客廳、市民大書房”的作用。在圖書管理上,建立“微型圖書館”,探索延伸服務輔助系統,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同時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積極協調高校圖書館適當對外開放,保障社區、農家書屋的經費,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讀到好書。并定期舉辦專題講座,挖掘本土歷史特色,激發群眾濃厚學習熱情。
呂桂明代表:引導社會風氣 提倡喜事新辦
崇尚禮儀、重視人情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但是,近年來,農村彩禮互相攀比,要車要房,越要越高,導致不少農村家庭債臺高筑,甚至因婚返貧。如今,天價彩禮已經成為農民全面奔小康路上的一只“攔路虎”。
我建議: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社會風氣,對農村紅白事標準予以明確,要求彩禮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提倡喜事新辦,提倡簡化婚前程序,簡約訂婚、婚禮形式。此外,還要深入挖掘民間各類典型的精神內涵,把家風家教融入移風易俗之中,讓群眾看到鄉風文明給他們帶來的實惠。
賈貴香委員:均衡教育資源 縮小城鄉差距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鄉鎮教育的投入,采取一系列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然而,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基礎教育凸顯出一些問題:教學點小而分散,難以實現規模效益和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教學用房不足、教育設備不齊全,難以開足各門功課;教師力量薄弱,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與城市存在差距。
農村教育的成敗也關乎新農村建設的成敗。我希望,在一定范圍內,將一些規模小的學校整合,營造良好教育環境;改善農村教師生活現狀及待遇問題;打破區域教學限制,增進城鄉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或是實行定期舉行城鄉教師互換教學活動,也可考慮實行“教師走教”的形式解決部分學科師資不足的問題;保障農村教育經費投入,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基本需要,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
李小紅代表:增加社會福利 提高工人技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群眾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最基層的員工來說,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企業工人基礎工資太低,扣除五險一金后,每月領取到手的工資僅有1500元左右,很難養家糊口;而大多數員工距離單位較遠,上下班不方便;員工受訓機會少,技術經驗不足,很多實質性的技術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
我建議:政府應多加關注工人的待遇,提高基本工資,保障工人的消費水平能夠跟得上社會的發展;第二,政府應酌情給予企業車補或油補,方便工人上下班。同時,政府應當引進技術人才,對企業工人進行培訓,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同時提供機會,讓企業組織員工到大型企業去學習深造,以便引進新的經驗和技術,提高企業效益。
趙志軒委員:實施教育扶貧 加大技能培訓
落實市委、市政府扶貧攻堅總體部署,應把教育扶貧作為優先任務,以提高群眾基本文化素質和勞動者技術技能為重點,推進教育強民、技能富民、就業安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我建議,根據我市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就業需求預測和貧困人員狀況,因地制宜制定職業培訓規劃。同時,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計劃,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并依托現有教育資源開展培訓,與政府培訓規劃對接,通過“送出去、引進來”、委托培訓、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
張江菊代表:設立救助基金 救助患病兒童
近年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患大病的兒童越來越多。治療這些疾病,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些治療費用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另外有些病還需要長期治療,因此,因病致貧屢見不鮮,尤其在農村地區更為明顯。故提出以下建議:我建議:盡快對我市兒童患大病情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制定我市兒童大病范疇;在醫保和新農合報銷之外,設立兒童大病救助基金,進一步加大對大病患兒的救助力度,增加救助百分比,保證患兒能夠得到及時規范的治療,又不會導致家庭因病致貧,使患病家庭充分感受黨和政府的關愛。
張敏之委員:關注學生心理 促進健康成長
當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而不健康的心理如不及時糾治、疏導,將產生嚴重的危害,危及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危及家庭的幸福,甚至危及社會的安定。
如何加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建議,主管部門不僅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還要提高學校解決、疏導學生心理問題的能力。切實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建設,保證基本的咨詢場所。并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組織開展各種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此外,還應加強家校合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持續發揮作用。
欒兆俊代表:加強寵物管養 維護整潔環境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市民鐘情養寵物,尤其是養狗的居多。從大型犬到小型犬品類繁多,因而各種問題也隨之增多,比如狗對人的傷害、病毒傳播、街道廣場隨地大小便、流浪狗亂竄等問題給市區群眾、環境都帶來了不便,故提出以下建議。
我建議:政府要組織畜牧、公安等部門研究制定養狗的相關條例和整治方案;各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物業公司對轄區內的狗進行登記、上報;畜牧部門、畜牧防疫部門要對轄區內居民飼養的狗進行防疫、檢查;公安部門要對檢疫合格的狗進行登記、編號、照相、掛牌,并嚴格規定飼養者遛狗的區域和范圍;公安部門還應對流浪狗采取相應措施。
記者 楊全 郝海軍 張蘊強
杜秀紅委員:試行“旅游年票” 助推產業升級
臨汾旅游資源豐富,不僅有秀美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但是,由于景區門票偏高,本地人游本地”的熱情并不高。我認為,試行“臨汾(平陽)旅游年票”,以其價格低、參觀景點多、使用方便等特點,帶動游客消費,拉動交通、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發展。
“臨汾(平陽)旅游年票”應作為一項惠民政策,讓百姓真正享受到實惠。
發行時,可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結合臨汾實際,制定“臨汾(平陽)旅游年票”的價格和旅游景點,細化相應的使用規則,使景區走出“門票經濟”的怪圈,以“人氣”帶動“財氣”。同時,此舉可促進臨汾人去了解本地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從而培養起全民熱愛臨汾、建設臨汾、發展臨汾的信念。
記者 蘇亞兵 李靜 祁欣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