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范韶華)“我們村這都是新豎起的電線桿,新安裝的電表箱,新拉起的電線,橫縱有序,不但用電安全了,看著整齊有序的電線,心里也舒暢。”日前,記者來到洪洞縣干河村采訪時,村民王天干高興地說。
干河村位于洪洞、霍州、汾西三縣的交界地,居住著4000余口人,這里農網升級改造已經全部完成。隨行的辛置供電所所長姬鋼介紹說,干河村原先有兩個250千伏安容量的變壓器和一個80千伏安容量的變壓器,低壓線路長,導線截面細,造成線路電能損耗大、電壓低,截面積與載荷量不匹配,而且線路混亂復雜,用電負荷大。由于干河村新建房屋多,用電范圍擴大,配變和高低壓線路沒有新增布點,原有低壓線路已不能滿足村民的用電需求,供電線路是由干河村委自行架設,線路老化,破壞嚴重,下雨天經常接地,線路根本無法正常運行,而且計量裝置老化破損嚴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農村電網是農村重要基礎設施,與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息息相關,原來陳舊的電網和電力設施與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已不相適應,臨汾供電分公司正在不斷加大對農網升級改造,讓農村居民用電得到了保障。干河村農網通過新增配變壓器3臺(315千伏安2臺,200千伏安1臺)升級改造,目前,該村的供電線路已經全部升級改造結束,供電范圍不斷擴大,供電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供電可靠率達到99.6%,解決了低電壓用戶680戶,改造居民戶表設施1070戶。
“農網升級改造之前,家里的電器很多都是擺設,真是著急,電視也要錯過用電高峰期才敢看一會兒,空調買了6年,剛打開就斷電,后來就再也沒有用過,成了擺設。”66歲的村民王天干推著一輛電動自行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這輛電動自行車剛買不久,早就想買一輛了,可是電壓不穩、用電沒有安全感,怕買回來沒有辦法充電,也就沒敢買,現在用電放心了,就趕緊買了一輛,家里的電視想什么時候看都行。天氣熱的時候,空調、冰箱也該派上用場,再也不是擺設了。”
“家里的電燈跟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做飯時用電飯鍋燒開水要40多分鐘才能燒開,菜地里的菜因為沒有電澆不上水,這都是農網升級改造之前居民們的煩惱,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雖然都裝著‘調壓器,但是由于用電量大,并沒有多大效果。”村民王愛蓮說,“現在可好了,農網升級改造后的變化太大了,電燈不閃了,電飯鍋燒水10分鐘就好,菜地也能澆上水了,家里還新買了電器。”
采訪結束時,姬鋼說:“通過農網升級工程,干河臺區低壓線損從以前的37%降為現在的8%;改善了農村供電條件,農村電能消費出現強勁增長態勢,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