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葛麗娟 曉娟)寒冬臘月,戶外滴水成冰,農村人都愿意呆在家里“貓冬”,然而這幾天,在吉縣東城鄉的一座果園里卻圍滿了村民,大家認真地聽著什么,不時的還記筆記。原來,縣果樹研究所所長竇興華在冬季果園管理的關鍵時期,深入鄉村一線,向果農講解、傳授蘋果栽培、施肥、修剪及蘋果有機化發展的措施和方法等生產管理的最新技術。
吉縣是蘋果種植大縣,目前全縣蘋果樹種植面積已達28萬畝,蘋果種植占耕地面積、蘋果收入占農民收入都超過80%,是該縣農民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冬季是蘋果果園管理的關鍵時期,該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幫助農民提高蘋果管護水平。
一進入冬季農閑時節,吉縣農業、果樹等相關部門就派技術人員走入田間地頭為果農現場講解蘋果管護知識,還組織開展了秋季田園蘋果專業合作社職業技能培訓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陽光工程”蘋果種植技術培訓班、壺口有機農業有限公司陽光工程培訓班等一系列免費培訓活動,并聘請果業專家為果農深入講解果樹修剪管理技術和蘋果標準化、有機化生產管理技術,在提高果農生產技術的同時幫助果農改變舊的思想觀念,力爭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果農致穩收興奮地說:“聽了專家對生產有機蘋果的講解后,我覺得要改變以前的舊方式,在今后蘋果種植中,要少用化肥農藥,要向有機蘋果生產的模式發展才會更有市場,專家的耐心講解、實地示范,避免了我們盲目種植蘋果,讓果農心里有了譜,更有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