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處處呈現著生機盎然的景象;玉杰食用菌整齊衛生的廠房到“菌-養-種”循環產業鏈條,處處呈現出綠色發展的濃厚氛圍;“七月核桃露”高科技的處理到各大市場的銷售,處處呈現出高效發展的新進程。
近年來,浮山縣以生態農業示范園區集中連片基地建設為主體;以培育發展龍頭企業、完善核桃露銷售體系為兩翼,逐步成為發展高端現代農業的“亮點縣城”,展現了美麗神山的獨特風景。
依托“印象田園”項目做優生態農業
盛夏時節,筆者走進浮山縣在建的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區,看到工人們正在忙著施工,園區內主干道路全部貫通,部分基礎設施正在建設,園區的雛形已現。2014年,浮山縣將投資1億元,圍繞“打造臨汾綠色生態屏障和休閑度假后花園”發展思路,依托“印象田園”生態農業示范園區,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高效建設”的原則,大力發展休閑生態旅游產業,包括設施農業體驗區、錦繡園林觀賞區和休閑養生度假區三大板塊,年內將加緊錦繡園林觀賞區和休閑養生度假區建設力度,到2015年底,建成集休閑、采摘、游樂為一體的田園旅游區。
張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是浮山縣印象田園生態農業項目的第一個板塊。該區主要發展日光節能溫室和春秋大棚等設施農業,占地2050畝,涉及周邊6個村委會,已累計投資8000余萬元。目前共建有日光節能溫室400余座,畝純收入4萬元以上,建有春秋大棚500座,畝純收入1.2萬元以上。目前,浮山縣已啟動占地700余畝、擁有60余種苗木花卉的錦繡園林觀賞區建設,第三板塊印象田園休閑養生度假區也同步開始建設。
依托龍頭企業做優循環農業
多年來,浮山縣以農業現代化為基本路徑,著力在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組織化發展上下工夫,走出一條依托農業生產、發展農業加工、養殖以及廢物再利用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
浮山縣玉杰食用菌循環產業項目,由當地民營企業家姚玉杰創立并投資建設。姚玉杰從事鐵礦、煤礦投資經營10余年,2011年順應轉型發展的戰略要求,退出資源產業投資領域,不到3年時間,先后注冊了玉杰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和玉杰飼料、玉杰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從黑色資源開發向綠色循環產業的快速轉型,2012年該企業被確定為省級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在這家公司里,全部用回收的玉米芯作為培育食用菌的原料,用食用菌廢料做飼料,再進行生豬養殖,而豬的糞便則作為附近村莊村民沼氣的原料和村民們種植蘋果園的肥料,形成了一條“微生物—植物—動物—人”的綠色、高效的循環產業鏈條。此鏈條打開了浮山縣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新局面,構筑了浮山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新亮點。
目前,該公司每年收購玉米芯2000余噸,食用菌每年產值高達3610萬元,建成萬噸全價飼料生產線和年出欄優質丹系長白生豬3萬頭的萬頭豬場。
依托品牌效應做優無憂農業
“咱們縣里也有屬于自己的品牌了。”提起浮山縣漢中洋飲料有限公司,當地的老百姓都會驕傲地豎起大拇指。
近年來,在狠抓技術、保證核桃樹種植成活率的同時,浮山縣還積極抓產業鏈的延伸,建起了年產核桃系列飲料10萬噸的漢中洋飲料公司,將核桃的產品附加值有效提高了30%至40%,使一顆顆小核桃實現了價值的裂變。目前,該公司有核桃露飲料生產線4條,購置了先進的研磨、配料、滅菌、灌裝、包裝、檢驗、研發等設備130余臺,采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產業經營模式,擬建成以“核桃育苗—核桃種植—核桃收儲—核桃加工—產品銷售”為路徑的核桃綜合開發產業鏈條。
“我們公司年產核桃乳系列飲料7000噸,其主打產品“核桃露”在市場上好評如潮。現在全縣的11.6萬畝核桃也已成為公司的原料基地,更好地為種植戶們的核桃打開了市場。”漢中洋飲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蓋紅星告訴筆者。
目前,其主打產品聰牌“七月核桃露”已成功打入福建、廣州、浙江、河北等地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其產品的成功銷售徹底解決了種植戶們核桃難賣的問題。
為了進一步將這些企業做大做強,浮山縣還把園區作為有力抓手,促進企業集中連片發展,形成規模效應,在浮山縣城北農副產品深加工園區已經集中了晉盛食品、長松飲料加工、健華中藥飲片等一大批特色農業龍頭企業,形成了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集群。
數字的刷新,折射的是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幸福指數的大提升。在科學發展的跑道上,今天的浮山更加光彩照人,她主動把握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就與變遷,宏觀經濟、產業成長、技術進步的規律,既注重技術開發等“硬”創新,也注重品牌、管理、營銷、資本運作等“軟”創新,在創新中開辟出了一片更好的風景。
通訊員 石倩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