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瑞強 王紅)在日前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外百年品牌暨中國品牌文化管理年會”上,隰縣玉露香梨榮獲“中國大美梨”榮譽稱號。
隰縣玉露香梨“母本”為新疆的庫爾勒香梨,“父本”為河北的雪花梨。果個大、皮薄、肉細、核小、可食率高、味香、含糖量高,在隰縣獨特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下,果品質量及表現性狀最好。
目前,隰縣玉露香梨是國內乃至世界上梨果品種中最前衛的品種。2007年,隰縣玉露香梨獲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獲北京奧運果品推薦評選一等獎;2009年獲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金獎;2013年獲第三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暢銷產品獎;2013年9月在十一屆中華名梨——全國梨王擂臺賽中獲“中國梨王”稱號。
隰縣是農業部確立的黃土高原水果優勢產業區,省政府確立的“山西省中南部無公害果蔬高效產業經濟區”,是我市確立的西山百萬畝優質水果生產基地縣。1999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金梨之鄉”,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酥梨之鄉”,2010年被山西省農業廳確定為山西省“一縣一業”玉露香梨生產示范基地縣。
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隰縣梨果生長發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截至目前,全縣梨果面積達到35萬畝,總產量4.2億斤,產值4.5億元,農民人均梨果收入達到了5000元。果樹面積、從業人員、梨果收入三項指標均達到80%。由此可以看出,該縣以梨果產業為主的“一縣一業”格局已經形成,在產業發展上率先實現了轉型跨越。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戶均收入30萬元以上的達20余戶;戶均收入10萬元以上的達1200余戶;戶均收入5—8萬元的數不勝數,一些梨果專業村依托梨果產業率先實現了小康目標。
2008年,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上任后,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綠色轉型、特色跨越”新要求,把玉露香梨的發展確定為今后該縣農村經濟工作的首要大事來抓。全縣上下連年抓發展,使玉露香梨產業發生了質的突破與飛躍。2008年前該縣玉露香梨面積不足2000畝,到2013年年底該縣的玉露香梨面積突破了10萬畝,面積、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為做大、做強、做優玉露香梨這一區域特色產業,隰縣提出“主攻玉露香,八年達小康”奮斗目標,從2013年起強勢推進梨果產業發展,推進產業化開發、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品牌化營銷,真正把玉露香梨產業做成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隰縣農業的品牌產業。
預計到2020年,全縣玉露香梨總面積達到30萬畝,掛果面積達到20萬畝,每畝按最低產量4000斤計,果品總產量將達到8億斤,每斤按前年3—5元的價格計算,總產值將達到24億—40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將達到3—5萬元。玉露香梨將幫助隰縣果農早日實現“小康夢”、“富裕夢”。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