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武文科)近年來,霍州市扎實推進特色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小雜糧、蔬菜、花卉、果樹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方面,該市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原則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使農民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對接起來,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實惠。他們提升特色產業園,繼續發揮西張垣現代農業循環示范園區在發展特色產業中起到的示范帶動輻射作用,發展一批新型循環農業園。同時,以點帶面、輻射發展,確立“特色經濟林、無公害蔬菜、規模養殖”農業三大基地建設布局,建立區域化服務支持體系。在此基礎上,發展規模特色產業種植基地,示范推廣成功的種植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組織農民積極參與、共同發展,形成“一戶帶多戶、一企(場)帶全村、一村帶一鄉”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在推進特色農業規模化方面,該市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促進農村耕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激活發展特色農業動力,優化全市農業特色產業。他們積極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宣傳,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鼓勵農民采取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形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民合作社流轉,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規范流轉程序,完善流轉檔案,促進土地健康有序流轉;強化土地流轉服務,健全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糾紛調處機制,進一步探索完善仲裁程序、仲裁方法和仲裁制度,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調處糾紛能力;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健全工作機制,廣泛發動群眾,扎實摸清底數,使試點工作規范有序穩定開展。
在推進特色農業品牌化上,該市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大力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認證,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逐步建立各個品種、各個行業的地方生產技術標準,使95%以上的農業生產實現標準化。同時,大力開展品牌創建,扶持、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注冊品牌商標,提高市場競爭力。
責任編輯: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