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走進曲沃縣史村鎮周莊村的晉之源供港蔬菜種植基地,一片片綠油油的菜地正煥發著無限生機。一邊是智能化節水設施正在進行噴灑,一邊是工人師傅們正在忙著采摘。菜地間的道路上,一輛輛滿載蔬菜的貨車,將從這里開往廣州、深圳等地。
技術指導 保證品質
“這種蔬菜叫廣州菜心,又名菜薹、葉菜皇后,四季均可種植,可以水煮、凈炒、涼拌等,品質柔嫩,味甘苦,營養豐富。”曲沃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負責人謝新民介紹,“這種菜一年可種6茬左右,時間最短的一茬為28天左右,時間最長的為2個月。在種植過程中,有專家隊伍全程負責種植技術指導。”
晉之源供港蔬菜種植基地,由曲沃縣農業農村局、智慧菜谷發展服務中心牽頭負責項目扶持、招商引資和人才引進,天利行(香港)果菜有限公司負責產品銷售和市場拓展,曲沃縣晉之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承辦負責園區規劃、基地建設、品牌推廣、質量追溯,山西裕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土地流轉、標準化生產、加工包裝、農技培訓等,山西農業大學李梅蘭教授和曲沃縣智慧菜谷發展服務中心提供全程技術指導。
謝新民介紹,菜心高產栽培基地推廣應用了高壟覆膜栽培技術、蔬菜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應用技術、農業大數據平臺及數字化應用技術、綠色標準化栽培配套技術等。通過篩選優種,精細整地,實行糧菜輪作,保證高產穩產。同時,通過科學施肥、適時播種、合理密植,確保蔬菜品質。
提供崗位 助力增收
“工作一小時有10元報酬,來去自由,干幾個小時可以自由選擇。”山西裕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何亞洲表示,“現在用的大多是外地工人,下一步將對有長期勞動意向的村民進行培訓,提高勞動效率,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何亞洲是湖北荊州人,從事蔬菜種植工作已經20余年,他對曲沃的種植條件非常滿意:“土地平整、灌溉便利、溫度適宜,非常適合種植菜心。”
正是這里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及良好的招商引資氛圍,使得菜心這一種植項目成功落地周莊村,并為周邊村民帶來眾多就業崗位。
“過了60歲在外邊就不好找工作了,村里開始種植菜心后,不出村就能賺到錢。”談到工作,周莊村村民郭建設滿是喜悅,“活兒不累,工作比較靈活,農忙時節也不受影響,在這里顧家賺錢兩不誤。”
郭建設的主要工作是維修管道、管護基礎設施。在蔬菜基地,還有不少像他一樣的務工者從事間苗、選苗、移苗、澆水等工作。隨著基地建設的不斷擴大,將為村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強化培訓 強村致富
“小羅,你們夫妻倆干得不錯,再收一筐就可以收工了。”在何亞洲的招呼聲中,小羅夫妻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采摘。
在菜地負責采摘蔬菜的工作當中,有多名工人來自四川、貴州等地。小羅夫妻二人來自四川,不僅能吃苦耐勞,而且采摘技術非常熟練。采摘蔬菜時,他們彎著腰,右手探進菜叢,用手指在菜叢中一揪一揪的,一會兒就是一大把,右手抓不住后,放到左手中,隨著蔬菜的不斷增多,蔬菜一直從手掌放到手臂上,手臂上放不下后,隨手拿起攜帶的小刀,將蔬菜根部割齊、壓緊,并一排排整齊地放到筐里,裝滿一筐后,其他工人師傅把菜筐裝進路邊的車里,隨后運往外地。
“看著簡單,其實是個技術活兒,操作要熟練,碼放要整齊,一般人學不會,學會了熟練度也不夠。”何亞洲介紹,“下一步,將組織蔬菜采摘能手對當地村民進行培訓,傳授采摘方法。”
據了解,供港蔬菜種植基地(一期)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在史村鎮周莊村建設了露地蔬菜種植基地,核心區面積1000畝,輻射區面積3000畝,配套建設內容包括噴灌工程、預冷保鮮庫、分揀車間、包裝車間、辦公生活區、配套農業機械等。
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種植基地年可為粵港澳大灣區等地提供菜心、鶴斗白等蔬菜1800余噸,有力推動了曲沃縣農業產業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晉之源”農業品牌,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謝新民介紹,項目實施后,將結合實際開展技能和業務知識培訓,培養現代農業產業工人200余人,提供農村就業崗位60余個。按每年種植4茬菜心,畝年產量4000公斤,每公斤5元計算,年銷售總額可達2000萬元以上,實現利稅300余萬元。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