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陽光薄薄地敷在氣溫陡降的翼城縣街頭。見到陶小剛時,他還沉浸在3天前作為翼城縣首批優秀人才受到縣委人才辦表彰的喜悅中。面對意料之外的榮譽,備感振奮的陶小剛侃侃而談。
“許多村子外出經商務工人員多,一到農忙的時候尤其缺乏勞動力,我們就有‘用武之地’了。機耕、機種、機收‘一條龍’服務不僅讓‘留守’在家里的農民省錢、省勁兒,也讓外出務工人員能省心、安心。一定程度上,我們是為外出務工人員‘打工’的農機一族?!碧招偪谥械摹稗r機一族”指的就是由他任理事長的翼城縣沐農農機專業合作社。
1998年之前,陶小剛還只是翼城縣南梁鎮西張村的一個普通村民,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忙于侍弄家里的8畝地。1998年起,看好農業會有大發展的他陸續購買了3臺拖拉機和3臺小麥收割機開始單干,經過幾年的發展,成為村里的農機大戶。然而,每每看到村里一到農忙季節就忙得不可開交的村民們辛苦勞作的身影,陶小剛就越發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單薄。“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緊跟政策一定會有一番作為!”他萌生了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念頭?!昂锰幪嗔?,既能服務村民、解放村民,又能帶動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致富?!?009年2月,陶小剛與鄰村的幾個農機大戶一起成立了沐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成員只有6戶,能夠提供的業務范圍也僅限于機收小麥、機種玉米、小麥。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合作社在優化服務、拓展經營范圍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不僅使合作社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合作社成員也增至68戶,擁有大型小麥收割機46臺,大型玉米收割機20臺,大型拖拉機60臺,各種配套農機具180余套,提供的作業服務范圍也擴大到維修、機耕、機種、機收“一條龍”服務,合作社農田作業輻射南梁鎮70%的村和周邊鄉鎮。
“每年3月份就開始忙了,對農機具進行全面檢修,5月底先去河南進行10天左右的夏收,然后得在6月5日前趕回來,半個月內要結束我們鎮上的夏收工作。然后繼續檢修,準備迎戰秋收、秋播。一般會先派主要成員深入各村進行摸底調查,摸清農作物種類及種植面積后,再跟村里簽訂保質、保時的服務合同?!碧峁┓盏倪^程中,合作社堅持“六統一”管理,即統一停放保管,統一保養維修,統一油料供應,統一指揮調度,統一作業質量,統一收費標準。三年來,合作社共收割小麥20余萬畝(包括跨區作業),深松面積6萬余畝,收割玉米5萬余畝,保護性耕作10萬余畝,實現了耕、種、收“一條龍”的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
“剛開始,農機合作社的定位只是為廣大農戶提供農機服務,后來發現在現代農業生產中,采取以提供服務為主的綜合性經營模式,不僅可以讓合作社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還可以延伸產業鏈,幫農民實現增收,更好地服務農業、農村、農民?!?013年,合作社社員大會討論通過了陶小剛關于從農機向農業全面轉型發展的提議,當年11月,合作社與翼城縣翔翼農副產品經銷合作社組建了翼城縣昱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社的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下一步,合作社要加大新型農機具的推廣和發展力度,要采取‘走出去、引回來’的思路,積極和各地農機廠家加強聯系,購進新型農機具,在全鎮及全縣范圍內進行展銷和推廣。既能解決農戶的實際需求,還能提高合作社的作業能力和競爭能力。同時,和農業大戶聯手,促進土地流轉,設立種子、化肥專賣店,建立一支農業技術員隊伍,做好種子、化肥和農業技術指導的配套服務,把黨和政府的更多惠農政策落到實處!”2012年,陶小剛被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翼城縣沐農農機專業合作社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示范社,2014年年初,陶小剛入圍翼城縣首批優秀人才……從普通村民到農機大戶再到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面對越來越好的富民政策和越走越敞亮的市場前景,陶小剛躊躇滿志。記者 段碧蓉 實習生 姚曉元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