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田青松)記者從2月27日召開的全市農機化工作暨農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將以確保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根本出發點,立足服務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深入開展三個“創建活動”,不斷拓寬農機化發展領域,擴大農機化服務范圍,突出抓好示范帶動,重點攻堅薄弱環節,促進全市農機化事業快速、持續、全面發展。
今年,我市農機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全市新增農機總動力14萬千瓦,主要糧食作物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提高2個百分點;補貼8000戶農民購買1萬臺(件)農機具;新增農機專業合作社22個;新增農機大戶175個;新增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15萬畝;畜牧業、林果業、小雜糧、蔬菜等生產機械化協調發展;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
開展三個“創建活動”,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認真實施率先實現農機化綜合示范縣鄉村創建活動、農機化示范社場戶創建活動和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活動,通過區域集中、資金捆綁、項目整合、技術串聯等辦法,建設一批農機示范縣、鄉、村,建設一批農機示范合作社、機械化家庭示范農場和示范農機大戶,帶動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穩步提升。
規范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確保讓更多農戶受益。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機制和內部約束機制,規范農機具補貼程序,簡化辦事環節,方便農民購機,不折不扣落實惠農政策。
培育新型農機經營主體,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堅持落實政策與爭取支持并重,加強指導與規范監督并舉,抓好培育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工作,在創新經營機制上做文章,在規范化建設、破解用地難和融資難上下工夫,做大做強農機服務組織。
推進機械化保護耕作,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因地制宜、分類發展、梯次推進,在全市建設1個-2個保護性耕作全覆蓋縣、2個-3個保護性耕作基本覆蓋縣和5個-7個保護性耕作示范縣,積極開展農機深松補貼試點,帶動農機化新技術普及應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加快農機科技創新,加強農機化管理,推進農機化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要重點加大玉米機收、馬鈴薯機播機收等關鍵生產環節和全程機械化生產所需機具的研發和推廣力度,推動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進程,強化農機化安全生產管理,促進農機化事業發展。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