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季節交替氣溫較高,人們的飲食量和睡眠時間減少,人體的水分失去較多,身體抗病能力減弱,極易引起疾病,因此,應注意一些疾病的預防。
一、注意飲食衛生,預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被細菌、毒素污染的,或含有毒物質的食品后引起的急性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還可表現為神經系統、造血系統等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春末夏初必須遵守以下飲食原則:新鮮,清潔。如瓜果應徹底清洗,最好去皮后再吃,貯存場所、容器應保持清潔。盡量避免在路邊攤吃東西,做到不吃不潔、腐敗變質食品和生食水產品。
二、預防腸道傳染病。
最常見的如細菌性痢疾,是由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粘液、粘胨或膿血便,部分病例可出現發熱等癥狀,癥狀嚴重的可出現中毒型菌痢。
該病主要通過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觸傳播。5月-10月為菌痢好發季節,發病隨氣溫升高會步入高峰期。
大家在細菌性痢疾好發季節應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做到喝開水、食用安全衛生食品,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若發現病人,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
三、防蚊滅蚊,預防乙腦。
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由蚊蟲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發病急,死亡率高,起病常突發高熱,惡心、嘔吐、嗜睡。本病主要侵犯10歲以下的兒童,但是免疫“空白人群”也是易感者。
乙腦的預防關鍵是做好防蚊工作,晚上避免到野外空地,宿舍可懸掛蚊帳(最好不選用蚊香以免引起火災),以及殺蟲劑滅蚊,小時候沒有接種過疫苗者可以前往疾控中心接種乙腦疫苗。
四、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目前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如麻疹、風疹、流感等。該類疾病由病毒感染引起,通過呼吸道傳播,故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
預防該類疾病要保持室內自然通風,少去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場所,保持宿舍的環境衛生,接種麻疹、風疹、流感等疫苗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方法。另外,一旦發現連續發熱的情況,應及時就醫。
五、注意用眼衛生,謹防紅眼病。
紅眼病醫學上稱“急性結膜炎”。常見于春末、夏初,多是雙眼先后發病,早期雙眼發燙、畏光、眼紅,眼睛磨痛,像進入沙子般滾痛難忍,緊接著眼皮紅腫、怕光、流淚,早晨起床時,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睜開,嚴重的可伴有頭痛、發熱、疲勞、 耳前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傳染性強,發病快,主要是接觸傳染,通過手、毛巾、水等傳播方式,在公共場所、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
預防紅眼病,健康人應注意用眼衛生,清淡飲食為宜,避免飲酒。一旦發生應積極治療,對病人所用的臉盆、毛巾、手帕等必須與他人分開,不要使用公用毛巾和臉盆。避光避熱,出門時可戴太陽鏡,避免陽光、風、塵等刺激。
六、飲食保健。
多吃瓜類蔬菜,春末夏初正是瓜類蔬菜上市旺季,可以多吃冬瓜、黃瓜、絲瓜、南瓜、苦瓜、西瓜等,除補充人體的水分外,瓜類蔬菜都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多吃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如苦瓜、絲瓜、黃瓜、西瓜、甜瓜等。
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氣溫高,病原菌滋生蔓延快,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這時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如:大蒜、洋蔥、大蔥、蒜苗等,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病原菌有一定的滅殺和抑制作用。
多吃水果。水果有利于補充水分、糖分以及維生素等。
郭慶偉
【責任編輯: 魏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