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1 08:26:00 來源:
本報訊(通訊員 王奠邑 高生芳)今年以來,圍繞中央1號文件精神,浮山縣大力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措施,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不斷提高農民收入,著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做足“三農”發展的大文章。
去年,浮山縣唱紅“三農”發展三臺戲。第一臺戲: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努力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該縣將糧食直補、合作醫療、農機補貼、移民搬遷等惠農政策真正落實到農民手中。具體到每一個農民,2008年每人可享受到糧食直補166元,合作醫療80元,農機補貼6元,移民搬遷、整村推進、勞動力轉移培訓37元,各項補貼資金共計289元。第二臺戲: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環境。僅在去年,該縣就投資500余萬元,完成了23個試點村和重點推進村“四化四改”、“六通六個一”工程建設任務,極大提高了農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第三臺戲: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農業發展后勁。2008年,投資近4000萬元用于改善全縣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縣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業發展后勁顯著增強。
“三農”問題,最關鍵和最核心的是農民。農民問題,最主要和最迫切的是增收。正是認識到農民增收的重要性,該縣在今年的兩會上專門制訂了《浮山縣2009年—2020年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將農民增收計劃首次單獨列出,著力實施。在農民收入倍增的道路上,該縣提出了“強化基礎,壯大產業,創新品牌”的發展思路和“農業品牌化”的發展目標,力求通過創品牌企業、樹品牌產品、建品牌基地,舞活農業發展一條龍,實現農業發展現代化,從而達到農民收入倍增的目的。
在下一步的農民收入倍增計劃中,該縣把重點放在將這“一條龍”做大做強、做出品牌,著力以品牌闖市場、提價格,最終實現農民收入倍增的目的。對于已經建成的龍頭企業,將支持其參加較高層次的展銷會、博覽會等,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占有率。對于建設中的企業,將積極申請項目資金,拓寬籌資渠道,加快建設進度,爭取國慶節前全部投產,創建出一批品牌企業。同時,支持企業申報產品商標注冊,進行名牌農產品質量認證。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對綠色小麥面粉、神山貢米、匯浮濟羊肉、響水河牛肉等優勢農產品宣傳推介,樹立好一批品牌產品。繼續加大“八大基地”的建設力度,不斷擴大規模,提高標準,發揮效益,提高特色優勢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建設好一批品牌基地。通過品牌化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最終實現農民收入2020年達到12650元的倍增目標。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