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選優配強農村支部書記。在村級組織換屆中,面向社會、面向農民,采取從農村現任優秀村干部、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復員退伍軍人、外出務工返鄉的農民黨員中選拔村黨支部書記。44個行政村實行了“一肩挑”,158名“兩委”干部交叉任職,女干部比例較上屆提高了15.6%,高中以上學歷層次較上屆提高了13.2%,平均年齡較上屆下降了4.5歲,村干部結構進一步優化,戰斗力明顯增強。
強化培訓,提高農村支部書記素質。該縣針對基層干部思想保守、觀念落后的實際,充分發揮縣鄉黨校、村級活動場所主陣地作用,采取集中培訓、外出培訓、巡回培訓、陣地教育、遠程教育五種方式,重點加強對解放思想、現代農業、市場經濟、實用技術以及依法辦事、民主管理、服務群眾等方面知識技能的培訓,使村黨支部書記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需要。
落實“一定三有”,完善農村支部書記激勵保障機制。針對農村支部書記待遇偏低、動力不足、后繼乏人的問題,該縣連續10年拿出專款,為當年評選出的紅旗、功勛支部書記辦理2000至5000元不等的養老保險金;為全縣114名農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崗位報酬集中統一進行發放,并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補助金;對14名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兩名30年以上、38名20年以上的農村支書、村委主任實行了定補。
強化管理監督,確保村黨支部書記認真履行職責。以“兩定一查三評”為具體抓手,建立了村黨支部書記崗位目標責任制,完善了村“兩委”班子績效考核辦法和民主評議制度,認真落實黨務公開,健全黨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去年對3名不合格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對3名村黨支部書記進行處分,保證村黨支部書記想干事、會干事、干好事。(通訊員 王彤 瑞峰 東平)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