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6 09:07: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景懷玉 馬艷文 程亮)晉南有句農諺說得好:“白露種四山,秋分種平川。”眼下,翼城縣距播種秋小麥僅僅只有20天左右時間。翼城縣信用聯社在開展秋耕備耕工作中,積極按照“情注三農,區別對待”的原則,把秋耕備耕生產作為當前信貸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切實把支持秋耕備耕生產和增加“三農”資金投放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縣發放秋耕備耕貸款9800余萬元。該聯社在支持秋耕備耕放貸工作中的具體做法,主要是做到了“一個中心、二個優、三個早、四到戶、五改進”。
“一個中心”,即該聯社規定在轄區內,從7月下旬起至小麥播種結束,全縣投放貸款以秋耕備耕搞好小麥播種為中心,一切工作為秋耕備耕貸款讓路。翼城縣是臨汾地區小麥生產基地縣之一,全縣有38萬畝小麥面積,其中休閑麥田20萬畝。搞好秋耕備耕生產,對奪取來年小麥豐收、促進農民增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二個優”,一是對秋耕備耕貸款實行優先供應,二是對秋耕備耕貸款利率實行優惠。“三個早”,一是計劃早安排。積極行動,深入到村、到戶,進行秋耕備耕生產資金需求調查,全面掌握秋耕備耕信貸需求情況;二是資金早籌措。有計劃地壓縮其它貸款規模,確保秋耕備耕生產資金的供應,全縣農村信用社籌措了1億元資金支持秋耕備耕生產;三是貸款早投放。全力發放秋耕備耕貸款,支持農戶備耕。“四到戶”,一是支農政策宣傳到戶,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的支農、惠農政策,以及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各項舉措;二是資金需求了解到戶。深入到田間地頭和農民家中,了解調查農戶生產情況和今年秋耕備耕資金短缺情況,摸清了農戶秋耕備耕生產資金需求;三是資金缺口解決到戶。根據農戶備耕生產資金需求的具體情況,結合信用社資金投放能力,合理確定每戶貸款額度;四是優質服務上門到戶。考慮到農戶秋耕備耕生產忙,各信用社積極發揚老一輩“背包銀行”的精神,及時送貸上門。“五改進”,一是改進原來“秋貸夏還”的做法,根據農業生產周期特點,靈活、合理確定貸款期限;二是改進支農貸款的發放流程,簡化手續,讓老百信感覺貸款再也不是麻煩事;三是改進支持對象。由過去單純支持小麥生產轉變為支持大農業,由支持傳統農業轉變為支持地方特色農業,由支持農業種植、養殖發展為支持農產品深加工;四是改進工作作風堅持文明服務,把支持秋耕備耕生產與推廣信用貸款、創建信用村、鎮相結合,以信用村、信用戶優先得到支持的范例帶動周圍群眾誠信意識的不斷提高;五是改進服務方式,開展送貸下鄉、進村包點、對口幫扶等活動,同時向農戶提供信息等各方面的配套服務。截至目前,全縣已發放秋耕備耕貸款9800余萬元,到處呈現“機馬牛車齊出動,人歡馬叫鬧秋耕”的繁忙景象。
【責任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