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31 08:25: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黨馮亮)今年,鄉寧縣繼續把“三農”工作作為全縣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農民增收,采取工業補農、財政支農、政策惠農三大措施強化“三農”建設力度,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技能化。
強化以工補農。以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為重點,積極搭建鄉鎮和重點村與企業的聯系平臺,建立以工補農機制,爭取資金扶持,加大“三農”投入,堅持走“一個產業主導、若干特色并進”的農業產業化之路。據統計,去年以來企業以工補農投資10180萬元,其中核桃產業基地開發投資3000萬元,翅果基地建設投資1150萬元。目前,已發展核桃3.68萬畝,新建翅果示范園區5020畝,為農業產業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加大財政投資。去年,縣財政“三農”投入12177萬元,補助核桃產業基地建設3281萬元,補助“513”龍頭企業建設1000萬元,對省、縣級23個重點推進新農村建設補助資金1393萬元。今年又投入1億余元,以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為基礎,擴大連片區,抓好重點村,全面提升農村“四化四改”、“六個一”標準,加快“村連村、戶戶通”工程,鞏固“五個全覆蓋”成果,并著重打造管頭、西坡、昌寧、城郊4個連片發展。另外,用兩年時間實現農村街道硬化、便民連鎖店、文化體育場所、職業教育免費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的“五個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標準化學校68所,衛生室182個,文化站133個,休閑健身場64個,科技服務中心165個,便民連鎖超市141個。全面完成了全縣45個省級重點推進村的規劃、街道硬化、進出村道路、環村和活動場所的綠化,進一步推進了農村城鎮化建設。
落實惠農政策。僅去年,糧食補貼共落實糧食直補資金308.89萬元,農資綜合補貼資金1727.94萬元,良種補貼資金307.6萬元,優厚的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和學習種植技術的積極性。鄉寧縣委、縣政府抓住時機,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引導農民科學化、規范化種植。去年以來,該縣舉辦病蟲害防治、配方施肥等各類培訓20余期,組織農業科技人員培育科技示范戶500戶,依托農廣校教學點培育中專農民712人,培訓新型農民4000余人次,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15個,并通過急速培訓和組織引導,在全縣重點培育了10個畜牧示范專業合作社,對30個農業合作組織進行了規范化建設,有效地引導了農民技能化發展。
【責任編輯: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