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7 10:09:00 來源:
農機保障促豐收
剛進入侯馬市的一級路的一側,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個紅色的標語——“侯馬市夏收農機跨區作業接待站”。接待站的負責人楊春杰告訴記者,接待站的設立主要是為外地聯合收割機來侯馬市收割時提供指路、維修、便利節油等服務。正在接待站休息的收割機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來自河南的,到了侯馬以后他首先到接待站領了一張《機收服務明白卡》,“這個卡上有詳細的數據告訴我們外地的收割機主要負責哪個鄉鎮,有多少麥子,哪天適合收割還有負責人的聯系方式,便于聯系,為我們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師傅,我家的機器聲音突然變得很大,不知道怎么回事,能派人來看一下嗎?”這時,農機局的工作人員接到了一個求助電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這樣的電話每天都會有好幾個,他們在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馬上就會派技術人員去進行維修,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同時還有另外一組同事不停地在田間地頭巡查,看見收割機歇息的時候就會上去給機主看看機子,進行正常的檢查,以確保在收割時不會出現問題影響收割。
農民朋友迎豐收
在侯馬市上馬鄉記者看到一片片一望無際金黃的麥田,一臺臺收割機在地里穿梭著,每個農民臉上都映著喜悅的笑容……記者隨之走進了麥田與農民攀談起來。
農戶范習林告訴記者:“現在村里為我們每年都組織收割機到地里來收,這樣我們農民收麥時再也不會因為收割忙而頭疼了,也不用遠在外地的孩子打工請假回來收麥了,確確實實方便了咱們百姓。”農戶程月梅告訴記者,由于自己的操作失誤,犁地的時候把一些麥子給傷著了,原想今年的收成不會怎么樣,然而收下來自己的一畝地收了350公斤左右麥子。“我家里的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組織機器進地里,我一個人就可以張羅了。這不,今年還給我們聯系了玉米播種機,這下我就不發愁了。”
農機主們忙豐收
“師傅,你這臺機器是多會兒買的?你這今天一上午收了多少畝地了?今年你的‘收獲’又如何呢?”記者在轉機空當,和玉米播種機主宿立娃聊了起來。“這是前段時間我剛買的,有農機補貼直接優惠了300多塊錢。這活兒是前幾天就聯系好的,聯系的人比較多,打算收完這塊地去另外一個地方。政府的政策好,只要到中石油去加油就有優惠,這一畝地能收30塊錢,一天下來也不少掙。”農機主說著臉上充滿了喜悅。
收割機主楚師傅告訴記者,自己的收割機是去年買的,享受了國補和省補的優惠政策,原來要將近10萬塊錢的收割機,自己花了6.7萬元就買回來了。現在聯系到他的大概有1000多畝地,還有不停打電話聯系的。自己去年由于買機器遲了沒有出去,今年打算在侯馬收完麥子之后去其他地方去收割。在我們即將離開田間的時候看見,中石油的加油車正趕來為其他工作在田間的收割機加油。楚師傅高興地告訴記者說:“中石油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這樣我們可以節約好多時間去收割麥子,不用再為加油的來回路程而犯難了。
鄉鎮政府保豐收
在記者采訪結束之際,好多老百姓都說,現在黨的政策好,鄉鎮政府都全力以赴地力保我們百姓的豐收。
上馬辦事處賀主任說:“在麥收之前我們開了動員會,協調每個單位的工作,例如聯系農機局組織機械收割;和水利部門簽訂責任書;給包村干部、村委主任和主要農戶進行培訓講座等一系列活動,為的都是保證我們上馬農民的夏收工作。鄉鎮政府還組織鄉鎮全體機關干部包村的形式力保麥收,在農收時,我們隨時掌握收割進度,為農民調度機械,提供便民服務,及時掌握每個村的情況。”
記者 許麗
【責任編輯: 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