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3 09:28:00 來源: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要凱朝)日前,在汾西縣大吉利扁桃示范園內,筆者看到郁郁蔥蔥的扁桃樹隨風搖曳,長勢喜人,園區負責人周天記望著累累碩果,高興地說:“我前年嫁接的扁桃樹都掛果了,多年的心血和汗水總算有了結果了,好日子不遠了!”
近年來,汾西縣緊緊圍繞農業富民戰略目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依據境內適宜扁桃生長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土地資源,發展干果經濟林,確立了“扁桃產業科技開發”項目,在全縣不同區域開展了育苗基地和示范園建設。截至目前,已培育出扁桃苗40余萬珠,共8000余畝,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科技產業。
該縣采取的具體措施:一是權威講授、宣傳發動。利用各種機會聘請上級農林部門的技術權威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對廣大的農村干部進行扁桃知識培訓;誠邀美國加州的扁桃專家和新疆農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傳授扁桃種植、生產、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同時,發動大學生村官廣泛宣傳講解,調動了一批有積極性的大戶和有條件的村委率先發展扁桃種植。截至目前,已有13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7個村集體,11個農民大戶發展了扁桃種植。新建大型扁桃園5座,小型扁桃園32座。二是建立采穗、育苗基地,保障穗苗供給。縣委、縣政府為了確保扁桃長期可靠的穗條和苗木供應,在永安鎮的桃榮垣租用農民土地200畝,建立了采穗育苗基地。培育扁桃采穗母樹5000余株,育苗50余畝,今年可出圃苗木25萬株,同時指導幫助有積極性的群眾建立苗圃,增加育苗株數。三是注重技術培訓,農民技術隊伍迅速成長。依托汾西縣林業技術服務所和天記農林牧專業合作社兩個民營技術單位原有的技術力量,利用各種機會,對項目實施地區的農民群眾進行技術培訓。目前已培養出熟練掌握山桃高接扁桃,育苗嫁接技術的農民技術員100余名,扁桃已成為汾西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科技產業。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