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蒲縣教科局把科技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科學課程和科普活動為主要載體,堅持“普及與提高、課內和課外、學習與實踐”三個結合,積極向學生傳播科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推進中小學科技教育,逐步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風尚。
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按照“小學培養興趣,初中鍛煉能力,高中發展特長”的目標,全縣每年開展“科技大篷車”送教下鄉活動15次,輻射帶動4500余名中小學生。同時,每年組織培訓全縣各校科技教師38人次,促進全縣中小學科技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堅持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縣教科局把課堂教學作為中小學科技教育的主渠道,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開足科學課程。各校定期組織學生到氣象站、現代農業示范園、流動科技館等科普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和實踐,各校積極開展課外科技社團活動,參與各項活動的學生達6000余人次,促進了課外科技活動與學校科學教育的有效銜接。
堅持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以科技周、科普日為契機,各校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先后展出科技小制作、小發明作品100余件,每年入校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15次,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升學生的動手制作和創新能力。(申佳佳)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