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民生之利 解民生之憂 辦惠民之事
曲沃:發展五大民生工程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曲沃縣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通過實施五大工程,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全力興辦惠民實事,努力讓民生發展更有溫度、讓群眾幸福更有質感。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教育承載著千家萬戶期盼,該縣實施教育振興工程,針對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下大力氣加以解決;加快實驗小學東區和西常中學、高顯二中、楊談中學4所學校改擴建,著力推進職業中學實訓基地建設。積極籌劃建設東城新區標準化小學和西城新區標準化幼兒園,有效改善教育教學條件;繼續深入開展“名師、名校、名校長”創建活動,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狠抓教育教學管理,全力提高全縣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大力發展衛生事業。該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基本藥物制度;結合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加大優質診療力量的引進培育力度;繼續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人均籌資標準達到540元,參合率穩定在98%以上,努力實現醫藥、醫療、醫保“三醫”聯動,有效解決廣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快推進中醫院住院樓、婦幼保健站業務用房等項目建設,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扎實、穩妥、有序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該縣圍繞“文化立縣”戰略的實施,加大對“晉文化”和“曲沃琴書”“碗碗腔”“扇鼓儺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開發力度,啟動晉國青銅器博物館、晉國青銅器文化產業園的建設,不斷鞏固特色文化的比較優勢。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充分挖掘民間藝術資源,促進農村書畫、民間工藝、農民文化團隊的發展。落實文化惠民政策,繼續開展“百姓舞臺”和送戲、送電影、送文藝節目到社區、到農村等文化活動,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實施品牌創建工程,在成功創建“中國成語典故之鄉”的基礎上,繼續積極申報“千年古縣”“國家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一批國字號“名片”,不斷提升曲沃的文化軟實力和對外影響力。
大力發展社會保障體系。該縣落實各項就業和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好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城 鄉低保、農村五保等各類社會保障工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城鄉低保人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使困難群眾遇急有助、遇困有幫,讓社會充滿關愛和溫暖。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程,年內完成1300人的脫貧任務;推進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設,完成惠沃新區102套廉租房和100套經濟適用房的掃尾工作,加快300套公租房和428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設,逐步改善低收入人群和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
大力發展社會治理。該縣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各行業、各領域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健全應急管理機制,有效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各類突發事件;重視信訪穩定和網絡輿情應對工作,有效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熱點、焦點問題;抓好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王建先 靳佩佩)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