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13日從省教育廳獲悉,根據我省轉型發展需要,近年來我省職業院校淘汰了471個陳舊落后、需求不旺的專業點,新增241個我省支柱產業發展急需的緊缺專業點,專業設置更具針對性和適應性。
適應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職業院校近年來逐步建立了專業設置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一方面努力扶持服務傳統產業的專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同時減少同類專業在同一地區的重復設置,形成與產業鏈相銜接、與創新驅動相匹配、與產業布局相適應、與發展需求相一致的專業設置格局,有效提升了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度。目前,全省中職學校開設321個專業,高職院校開設320個專業,涉及農、林、工、藝、體、衛等19個專業大類,基本覆蓋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所有領域。
我省還從2014年起,深入實施了“百校千企”工程,組織100所職業院校與1000家大型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作為校企合作的典型示范。同時,不斷深化“送教下鄉”“送教下礦”等多種形式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舉辦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并積極推進建立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記者 李林霞)
(原標題:職業院校實現專業與產業調整聯動)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