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911精品国产_海外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自拍视频_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黄色片一区二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棚里飛出幸福的歌

2020-08-13 09:24:39 來源:山西日報   瀏覽次數:

  順著紅白相間、宛如游龍的中國農業公園綠道,來到陽城縣次營鎮的賽村,撲入眼簾的是一片茂密的桑園和鑲嵌在田野里的銀色大棚。一排排大棚,被綠油油的桑葉簇擁著,在陽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澤,成了這片土地上最美的風景。
  走進大棚,一個中年婦女正在里邊給蠶寶寶喂葉子。一片片翠綠的桑葉在她的手里飛舞著,輕柔地覆蓋在小蠶的身上,她嘴里還哼著輕快的小曲:“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生活,無限好嘍喂……”一張秀麗的臉,自信、從容,神采飛揚。
  她是賽村的王采紅,這是她生活中平常的一幕,也是賽村家家戶戶進行大棚養蠶的生動剪影。

“大棚”開富路 華北第一村

  “我還上過中央電視臺的鄉村大世界呢!”說起大棚養蠶,47歲的王采紅眉飛色舞。
  其實,賽村和許多村莊一樣,有著悠久的栽桑養蠶歷史。以前,雖然家家戶戶也都養蠶,但是受技術和場地的限制,養殖規模小,技術落后,每戶只能養二三張蠶,收入微不足道。
  機遇出現在2012年。那時,陽城縣政府出臺了扶持發展大棚養蠶的政策,鼓勵農村各地推廣先進的大棚養蠶技術,發展規模養蠶,促進群眾增收致富。賽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意識到這是一個良好的機遇,立即著手調整種植結構。經過集中連片規劃,在全村1600畝土地中,拿出1200畝發展桑園,并建成了140多棟大棚。在此基礎上,根據農戶的生產能力,把大棚分配到每個農戶,從而使這項技術迅速在全村推廣開來。
  王采紅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走上致富之路的。她栽植了30畝桑園,主動申請經營了3個大棚,每年養20多張蠶,最多的時候能養30多張,收入7萬多元,成了全村有名的養蠶大戶。2015年,她還注冊了“彩虹家庭農場”,修建了小蠶共育室。除了大棚養蠶,她還增加了大棚養雞和農家樂等經營項目,年收入10萬元以上。王采紅的兒子在廈門工作,問及安家之事,王采紅自信地說:“給兒子買房子,那不是大問題啦。”她幸福的臉上洋溢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王采紅一樣,靠著大棚養蠶,賽村群眾很快甩掉了貧窮的帽子,迎來了富庶、小康的生活。
  “今年春蠶我養了五張半,收入1萬多塊錢。夏蠶我養了兩張半,再過半個月就能收購了。按之前的價格,估計能掙4000多塊錢呢!”50歲的村民岳米香笑得合不攏嘴,“我原來是貧困戶,就是憑著大棚種桑養蠶前年脫了貧,我現在都成‘有錢人’了。”
  岳米香一家4口人,以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種田,只能勉強解決溫飽。現在她經營一棟養蠶大棚,蠶棚外的13畝桑樹也是她家的,日照之下,桑葉郁郁蔥蔥,青翠欲滴,照亮了岳米香豐收的希望。
  大棚養蠶是一項比較先進實用的技術。陽城縣蠶桑技術中心副主任劉學兵說:“大棚養蠶省工省力、便于消毒、安全高效。另外,大棚面積大,通風透氣,也利于蠶的成長。人蠶分開還有利于搞好家庭環境衛生。因大棚建在桑園田邊地頭,節省了桑葉的運輸成本。同時采用地面條桑育,一日給桑1至2次,不僅喂養次數減少,而且便于方格蔟自動上蔟,減輕了勞動強度,減少了養蠶用工,一般可提高工效50%。”
  如今,賽村有140棟大棚,村里的蠶農都采用了大棚養蠶技術,平均收入比以往增加了四五倍。老黨支部書記上官鳴放說:“陽城是華北蠶桑第一縣。就擁有大棚的規模和比例來說,我們賽村可以說是陽城第一村、華北第一村,我們要繼續努力,成為天下第一村。”

山村換新顏 百姓精神爽

  走進賽村,絢麗的云彩下,整潔的農舍,白墻黛瓦、錯落有致,幽靜的街巷、優雅的文化廣場,與多彩的墻畫、文化長廊,構成了一個溫馨而寧靜的家園。
  以前的賽村是個一窮二白的小山村,可以用“臟亂差”來形容。這些年來,隨著大棚養蠶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百姓的收入顯著提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斷增強。村黨支部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
  從2013年開始,村里就著力改善村容村貌,除了主街主干外,村里所有的田間道路全部進行硬化,全長達12.8公里;修建長達400米的文化長廊,包括蠶桑產業、德孝文化、村民制度等內容;實現垃圾不落地,每天專人專車,按時按點進行垃圾處理,共有10余個垃圾處理點進行填埋綠化;村里全部實行涂料白墻化,一眼看去,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對籃球場、門球場、健身場進行維修改造;還修建了洗浴中心,全村老百姓都免費洗浴;修建可容納500人的文化活動中心。
  腰包鼓起來了,環境變美了,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每當夜幕降臨,文化廣場就變成了歡樂的舞臺,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男女老少翩翩起舞。村里形成了講文明、講科技、重教育、重人才的良好風氣。每當舉辦農業知識培訓,村民們都會踴躍參加。不少村民下載了學習強國App,開辦了淘寶網店。如今,在賽村,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農閑時候,三三兩兩就會結伴而行,到周邊的地方自駕游。隨意走進哪個農家,人們都顯得那樣熱情、大方,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喜氣。許多家庭舍得在教育上投資,小學、中學、大學的升學率在95%以上。有90%以上的農戶,都在縣城購買了新房,冬季天冷的時候,不少人就會住在城里,享受城市溫暖的生活。

追求不停步 腳下路正寬

  在村東的一片開闊地上,一排藍色的廠房引人注目,這是剛剛建成的蛋白桑加工車間。在緩緩流動的作業線上,工人們一絲不茍地將早上剛采的桑葉加工制作成桑葉菜。
  村民李義萍是村里的養蠶大戶,還是晉岳豐產蠶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名職工。“栽桑養蠶是個辛苦活,在繁忙的季節很忙、很累。但是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只要你勤快、不怕吃苦,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肯定能掙錢。”李義萍說。
  在大棚養殖已經成熟、飽和的情況下,賽村積極追索新技術、新業態,精心構建“桑—蠶—繭—絲綢—附屬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逐步向“工廠化”“組裝式”的現代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經營方向推進。今年,村里投資130萬元建設品種多達15種的生態桑葚采摘園50畝、蛋白桑示范園50畝;成立晉岳豐產蠶桑農民專業合作社,新上了桑芽菜、桑葉粉、桑葚干、桑葚粉等蠶桑系列深加工項目以及蛋白桑飼料加工項目。
  李義萍從2012年開始發展大棚技術的栽桑養蠶,一開始有1棟8米寬、20米長的養蠶大棚,不到一年,她覺得不夠用,又向村里申請了1棟6米寬、26米長的大棚,她每天除了采桑葉、喂蠶,閑暇時間就來合作社里打工。“合作社的工作要講干凈、講效率,對于我們來說又是一份收入。”李義萍笑瞇瞇地說。
  2014年,賽村被評為“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賽村260戶蠶農養蠶1000余張,產繭5萬公斤,蠶農售繭收入達300余萬元,戶均養蠶收入3萬元。2019年,賽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省級衛生村”。今年,盡管有疫情的影響,但是隨著蛋白桑加工產業鏈的興建,群眾的收入將會有新的提高。
  科技興農是正道,大棚養蠶奔小康。賽村人在大棚養蠶中嘗到了甜頭,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小康,他們正以更加勤勞的雙手和堅實的腳步,奔向更加幸福美滿的明天。

李志軍 栗園園

編后
  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山村,通過大棚養蠶,村民富起來了,村集體實力強起來了,過去臟亂差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這一變化向人們昭示:只要政策引導扶持得力,科技手段到位,群眾自我奮斗,貧困村甩掉窮帽奔小康,村民們舒心快樂過生活,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賽村地處偏僻山野,卻能構建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推進蠶桑產業走向“工廠化”“組裝式”的現代化、集約化、專業化經營,無疑是傳統農業挺進現代農業過程中“理念革命”帶來的結果。他們的成功還啟示人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和鄉村振興路上,要與時俱進,求新求變,不懈追求,以先進理念引路,用高新科技武裝,前路方能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色姑娘综合色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女乱国产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三级久久 | 亚洲成人1区 | 黄色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 | 麻豆av福利av久久av | 久久99深爱久久99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 色嗨嗨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产一二三四五六区传媒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干女人 | 精品91久久 | 一区色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那里能看毛片 | 精品九九 | 一级性a| 色综合亚洲精品激情狠狠 | 福利视频1000 | 成人福利网站 | 国产91九色|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 自拍天堂 |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 伊人久久亚洲 | 亚洲视频国产 | 蜜月久综合久久综合国产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av在线播放免费 | 女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