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3月,我省環境空氣質量大幅改善,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2.2%,降幅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中排名第1。近年來,我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強化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聯動協同效應,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以法治手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全面有效實施,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實效
5月12日,太原市清徐縣集義鄉中遼西村村民李愛仙家里的時鐘指向11:30,李愛仙起身走進廚房準備做飯,只見墻上掛著燃氣壁掛爐,干凈整潔的灶臺上擺放著亮哇哇的燃氣灶。隨著“噗噗”聲響,藍色的火苗便映入眼簾。李愛仙說:“以前做飯都是用火爐,燒木柴,廚房被熏得很黑,做飯又很慢,現在通了天然氣,撿柴火也成為歷史了。”曾經“家家生火,戶戶冒煙”的景象已經不見了蹤影,三晉大地處處一幅天藍地綠美景。
打贏藍天保衛戰,有效控制散煤污染是關鍵。近年來,我省繼續堅持力度不減,擴大“禁煤區”范圍,進行清潔供暖改造,嚴禁散煤燃燒,去年又推動137萬戶實施清潔取暖改造,為環境空氣質量好轉貢獻了正向力量。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我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一定要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殷切囑托,把黃河(汾河)流域治理保護作為全省重大發展任務、民生任務、政治任務來全力推進。為加強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近3年累計實施332項省級水污染治理重點工程,極大提升了水污染治理能力。太原市用150天時間建成一座20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設施,較計劃工期縮短13個月,為國考斷面溫南社退出劣V類水質發揮了關鍵作用。
全地域推進土壤污染防治,注重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建立并公示《山西省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對全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進行了部署。堅持“強基礎、控風險”,完成全省農用地、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建立污染地塊聯動監管機制,土壤污染治理修復有序推進,2020年底,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7%,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超額完成“兩個90%”目標。扎實推進“綠盾”專項行動,自然保護區臺賬問題整改率達到90.54%;大力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右玉縣、沁源縣、芮城縣、沁水縣、蒲縣入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緊盯重點向結構“開刀”
太原市三興煤炭氣化有限公司60萬噸4.3米焦爐關停,山西隆輝煤氣化有限公司90萬噸4.3米焦爐關停,山西銀焱集團婁煩東升煤焦有限公司60萬噸4.3米焦爐關停,臨汾市古縣錦華焦化有限公司60萬噸4.3米焦爐關停……
一大撥焦化廠關停的背后,是我省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決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向結構“開刀”的堅定決心。
去年以來,我省瞄準重點,向結構“開刀”,堅持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用地結構入手,緊盯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重點污染物(PM)、重點時段(秋冬季)、重點領域(散煤燃燒和散亂污企業)等“四個重點”,創新建立太原及周邊(1+30)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整合資源、協同減排,打造區域聯防聯控“山西樣板”。
為此,我省進一步對打贏藍天保衛決戰作出計劃,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4市、汾渭平原4市和太原及周邊“1+30”重點區域為主戰場,全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工業企業污染深度治理、散煤治理、“公轉鐵”、降塵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氣攻堅力度。去年,我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5.17,創歷史新低,優良天數比例增加8.3個百分點,“好天氣”比2019年多了1個月。今年前3月,我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2.2%,降幅在京津冀及周邊省市中排名第1。
新開局有新擔當
“揚塵一點也沒有了,晚上一點也不吵了,環境衛生也越來越好了。”
“天藍了,水綠了,大家的心情都變好了。”
“以前一刮風,就會有白灰飄起來,現在好了,再也不用擔心會有污染了!”
……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三晉大地一派青山綠水好風光,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為我省生態環境工作點贊。
“十四五”時期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五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關鍵五年。我省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緊扣“促進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以轉型為目標,以項目為抓手,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轉換通道,以高標準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助力高水平崛起和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綠色山西、生態山西、美麗山西。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總的來講,就是要做到“四抓三促兩確保”。“四抓”:即抓轉型、抓項目、抓改革、抓創新。“三促”:促進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崛起、促進高品質生活。“兩確保”:確保“十四五”轉型出雛型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確保2035年全省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山西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我省將繼續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強化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全面消除汾河流域國考劣Ⅴ類斷面水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在三晉大地描繪動人的綠色畫卷。
本報記者程國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