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黃河新聞網記者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圍繞山西轉型發展、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方面進行采訪報道,反映山西各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定格三晉大地全面小康“晉歡顏”。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建設工程、西北外環公路建設工程、西四村集中供水工程、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一事一議”綠化美化工程、河道清理整治工程、衛生廁所改造工程……陽泉市盂縣仙人鄉一項項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一樁樁惠民工程落地實施。
美麗仙人,鄉村正興;幸福富民,未來可期。從“點上發力”到“面上開花”,仙人鄉結合當地條件和發展實際,立志打造美麗宜居新鄉鎮。
鄉村振興之路,如何扎實推進?盂縣仙人鄉黨委書記李敏有自己的看法,鄉黨委以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壓艙石,構建發展新格局,不斷提升鄉村環境,讓百姓實實在在增收,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六亂”整治 擦亮鄉村振興“生態底色”
今年以來,仙人鄉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把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仗”來打。
整治中,仙人鄉發動全民,“空中”與“墻上”,“小家”與“大家”,村內與村外,街巷與公路等相結合,治理無死角,清潔無縫隙,衛生全覆蓋。
仙人鄉還與公路段建立協調機制,在道路兩側開展常態化的清掃保潔重點對S314和G207交口段近500米道路及兩側進行清理。
作為仙人鄉“六亂”整治示范村的山南村,如今房前屋后綠樹環繞,清新步道繞村而行……在村委履職30余年的高根俊幸福地念叨著:“經過整治,村里環境衛生面貌大大改觀,越來越旺的人氣讓這里更美了,鄉情更濃了。”
養牛致富 落好鄉村振興“關鍵棋”
一項產業就是一條致富路。仙人鄉按計劃擴大山北、石圪澤兩村肉牛養殖規模,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和水平,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自身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開創新局面。
盂縣青綠養殖專業合作社作為仙人鄉重點產業項目,積極建立起“村集體+合作社+低收入戶”的產業新模式,結成命運共同體,密切利益聯結,一起鉚足了“?!眲艃?,發起了“?!必?。
目前,合作社新增投資32萬元,肉牛數量已從最初的40頭,自繁自育發展到如今的存欄50多頭。預計明年春節前,即可獲益。
“未來,合作社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增加就業的同時,也將提高村民和村集體的經濟收益,讓大家的日子都‘?!饋?。”談到養牛產業,山北村黨支部書記王鎖俊高興地合不攏嘴。
特色旅游 畫好鄉村振興“全局圖”
百里芳華,從旅游出發。近年來,仙人鄉以仙云峰旅游項目落地為契機,積極推動玉華洞和蓮花洞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旅游資源宣傳推介,加快旅游產業招商引資,還以垴上村國慶黃金周旅游節和紅葉節、紅薯節為載體,突出“鄉村游”“特色游”“農家樂”,發展休閑度假、農耕體驗等特色項目,不斷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旅游產業。
“紅葉、紅薯、紅色旅游,幫助我們從一個沒人愿意來的窮村,轉變為美麗宜居示范村,這是對我們的肯定。如今的垴上村告別了過去的純農業種植生產模式,形成了集休閑觀光、農家樂、農耕文化為一體的新型旅游鄉村,不容易啊!”垴上村村委主任郭硯兵為現在的生活感慨。
“除了生態和產業,鄉村振興離不開繁榮興盛的農村文化。亮點突出、競爭力強的東會里紅色文化產業體系,也讓紅色文化在凝聚人心、激勵自信的同時,在富腦袋、鼓口袋中發揮更大作用。下一步,仙人鄉將充分挖掘傳統文化、歷史傳說,把‘神奇仙人’名片推廣出去,打造一村一韻一故事?!毕扇肃l黨委副書記、鄉長李小軍邊想邊說。
百年征程照初心,奮楫揚帆啟新程。隨著仙人鄉各項工作的進一步推進,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在這里徐徐展開。(記者張福鎖、郭紅偉)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