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省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立足我省資源稟賦和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解決好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抓好以鄉村振興為重心的“三農”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努力奮斗。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作為‘三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王圓榮表示,扛牢糧食安全責任,我省要緊盯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穩步擴大灌溉面積,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種質資源創新和品種選育,加大抗旱特優新品種推廣力度。要全面提升糧食生產組織化、機械化水平,鼓勵適度規模經營,深化糧食生產托管,實施種植業“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推動技術到戶到田;發展智慧種植業,改造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加快糧食產業轉型、數字轉型,全方位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要全面強化糧食生產支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細化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優化強農惠農政策,統籌金融保險支持,完善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切實壓實各地糧食生產責任。
“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守好‘晉南糧倉’貢獻力量。”臨汾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睿煜表示,臨汾市將重點做好四件事情,即全力穩定糧食面積、持續穩定糧食產能、堅決抓好減損增產、抓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扎扎實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繼續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確保全市糧食面積穩定在751.8萬畝以上。及時總結推廣臨汾市近年來多次打破全省水地、旱地小麥單產記錄的經驗,組織農技人員緊盯農時農事,包縣包片開展技術指導;積極抓好“珍珠玉米”等優異種質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加大種業技術攻關,提高科學種糧水平;落實好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扶持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積極推廣“13513”一站式全產業鏈農業生產托管模式,促進農民節約種糧成本、提升種糧效益。牢牢盯住曲沃、襄汾、洪洞等蔬菜主產區,抓好各類蔬菜的茬口銜接。指導肉蛋奶等畜禽產品穩定生產,確保“菜籃子”產品貨源充足、供應有序。
“只要管理得當、不誤農時,土里真的能生金啊!”12月25日下午,翼城縣北關村雪花飄舞,眾鑫源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丹強一邊收拾著金黃色的玉米棒子,一邊激動地說。50歲的丹強是翼城縣北關村人,他今年種植的970余畝優質玉米產量達到了50多萬公斤。經過多年農業種植實踐,他對未來越來越有信心,并且開始嘗試藥材種植。丹強說:“我的玉米產量逐年攀升的關鍵,是選用優良種子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精細肥水管理、土壤深耕埋茬、機械化綠色防控,‘良種配良法’才能大豐收。”丹強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種糧大戶規模經營優勢,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得實惠,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實實在在的舉措,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這增強了我們‘三農’工作者的信心,各地要結合實際把各項舉措落實到行動中。”省鄉村振興局產業站站長張臨陽說,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各地持續強化措施,扎實抓好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成立了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建立省市統籌、縣級主抓、鄉村落實的推動落實機制,市鄉村振興局班子成員分縣包聯,不定期對各縣(市、區)示范創建項目推進情況進行現場督導推動,全省示范創建項目正扎實開展、有序推進。
靈丘縣獨峪鄉自然環境優美、名勝古跡眾多。近年來,該鄉發揮優勢,鄉村旅游產業已見雛形。對于如何做好2023年的工作,鄉黨委書記臧福升多次組織鄉村兩級干部開展大討論。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后,他激動地說:“總書記講到‘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等,內涵深刻,給人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找準支點發力。我們獨峪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就是充分發揮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依托剛剛被評為國家級AAA級景區的花塔生態民俗景區,做好曲回寺、張家灣等村的提檔升級,創新工作思路,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開創鄉村旅游新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要堅持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重點加強村黨支部書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育好用好鄉土人才。作為一名返鄉創業青年,我深感自己肩頭責任重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后,大同市云岡區的龐明星感慨地說。這幾年,他通過參加大同市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掌握了草莓、吊瓜、葡萄等特色水果種植技術,草莓的總產量比以前高出25%,口感和品質也得到了提升。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他籌集資金、流轉土地,建成了總面積115畝,有10個高標準日光溫室、兩個育苗中心的草莓種植基地,并設立林下養殖區,充分利用種植空間,實現了種植收益最大化,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夏縣南大里鄉黨委書記秦晨林說,“我們南大里鄉是典型的農業鄉鎮,近年來,我們大力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合資金資產資源,建起‘飛地’經濟,創新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聯村共建模式;引導黨支部入股聯辦企業、融資領辦合作社,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圍繞特色產業與高校研究團隊合作,精細培育出一批產業領軍人;建立獎懲機制、落實村集體財務公開,走出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新路子。”下一步,將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把農村現代化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特”“優”戰略,打造“菜米醋茶”四大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帶動群眾增收,奮力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國家小麥產業體系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張定一研究員說,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感責任重大、信心倍增。作為長期戰斗在科技一線的農業科研人員,一定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把種業振興行動切實抓出成效,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他決心在農作物品種選育、品質提升和抗逆性等方面特別是強筋、中強筋小麥種源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加速先進技術的組裝配套和大面積推廣,加強農業新知識、新品種、新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能力。力爭用3到5年時間,使我省乃至全國優質小麥種植遍地開花,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努力奮斗。
忻州市忻府區莊磨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大學生村官王彥澤表示,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的重要講話備受鼓舞、對未來充滿信心:“對于總書記說的‘要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國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深有感觸。”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平時經常組織鎮上的農民進行各種培訓,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科學種植、養殖知識,使他們成長為知識型農民,更好地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下一步,將認真學習“三農”知識,提高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提升農村信息化管理水平;認真調研村情民情,聚焦產業振興,帶領村民走出一條符合實際的致富道路,為建設農業強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