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北歸正當時,公安機關依法打擊捕殺鳥類等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讓我們共同守護藍天精靈,共享美麗山西生態之美!”近日,山西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借助移動、聯通、電信等手機短信平臺首次向全省廣大人民群眾推送春季候鳥護飛行動的提示短信,旨在進一步深入發動群眾、群防群治,依法打擊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確保候鳥安全遷飛。
隨著我省進入春季候鳥大規模集群活動和北遷繁殖季節高峰期,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從2月20日至4月底在省直9個國有林區組織開展打擊“春季危害候鳥遷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會同林業和草原、市場監管、環保等多部門及志愿者團隊,多措并舉守護候鳥遷徙通道,全力保護候鳥種群、棲息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安全。
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轄區分布在全省11個市的74個縣(市、區),總面積2271萬畝,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6%,森林面積1558萬畝,森林蓄積量占全省的46%。轄區有17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24處濕地、森林、沙地公園,125個國有林場,棲息有省鳥褐馬雞、華北旗艦物種金錢豹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54種和101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山西最精華的森林資源,最精美的生態景觀,最大的自然物種基因庫和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保護中心,也是候鳥重要遷徙通道和棲息地。
針對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點區域,森林公安采取“空中無人機巡查+地面網格化巡邏”的立體防控模式,對自然保護區、濕地、山林等棲息地開展全天候巡護。加強與環食藥、屬地公安機關以及跨區域警務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案件協查等機制,深挖徹查跨區域、系列性涉候鳥等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做到全環節、全要素、全鏈條打擊。加強同林業和草原、市場監管及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加強行刑銜接聯合執法,及時受理行政部門移交的涉嫌犯罪案件,暢通舉報渠道,及時核查志愿者等群眾舉報的線索,推動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群防群治。森林公安還通過開展“護飛行動進萬家”科普講座、發放手冊等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活動,向公眾普及候鳥保護法律法規,提高全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
行動開展以來,省公安廳森林公安局共出動警力2308人次,車輛565臺次,出動無人機86架次,巡查重點區域366處,懸掛宣傳條幅620余條,設置宣傳版面80塊,發放宣傳資料8000多份,清除非法電網1套,救助放飛鳥類25只。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