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記者走進陽泉高新區駝嶺頭園區,只見一輛輛滿載貨物的重載卡車往來穿梭,沒有了往日轟鳴的噪聲和惱人的尾氣。
每輛新能源電動重卡裝載2.7噸重的電池,容量282千瓦時,續航里程可達160公里,并且只需要7分鐘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一次電池更換。相較國五柴油重型貨車,一年可減排氮氧化物37噸、顆粒物(PM)4.09噸、二氧化碳1.18萬噸。
澎湃綠動能,繪就新藍圖。綠色正成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作為全國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產業園區,陽泉高新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立足綠色發展,搶抓“雙碳”機遇,全力推進零碳建設,讓經濟發展的“含綠量”節節高升,一幅美麗高新區的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綠色賦能
構建清潔能源新體系
走進陽泉高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連片的藍色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作為“綠電”園區建設的重要一環,目前已完成智能制造產業園、東區科技園約10萬平方米的光伏組件安裝,實現了光伏發電與電網的良好匹配,進一步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我們采用‘全額上網’模式,光伏發電與電網高效匹配,既提升供電可靠性,又減少碳排放。”項目負責人楊仁慶介紹,該項目將在高新區科技大街南平臺4個區域及東區科技園3號廠房的30個建筑屋頂架設光伏發電系統,成為園區綠色能源的重要支撐。
自零碳園區創建以來,高新區持續深化與清華、東北電力、太原理工等高校合作,編制《高新區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推動本地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優化整合,合理配置儲能設施,實現源網荷儲各環節協調互動。作為陽泉市立足新能源資源優勢打造的新型電力系統和供能體系,該項目入選山西省首批9個試點之一,為產業發展提供關鍵要素支撐。
目前,高新區正加速構建綠色低碳產業生態,以泉東產業園為核心,預留約500MW光伏、風電資源,統籌用于“源網荷儲”一體化發電供給;電網側通過建設110kV樞紐變電站及線路,連通電源側與國網系統,并同步搭建虛擬電廠和調度中心,實現源荷精準匹配與綠電穩定供應;負荷側重點引入用電需求大、有綠電需求的制造業企業,推動綠電“自發自用”,實現從單純發電向發用協同轉型;儲能側則布局20MW/80MWh電化學儲能設施,利用峰谷價差降低用戶電價。
技術創新
激活綠色發展新引擎
在高新區,產業向“新”向“綠”的生機正被激發。高新區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產業低碳化發展的核心引擎,通過構建“診斷—轉型—示范”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實現傳統產業提質增效與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雙輪驅動。
依托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圍繞陽泉本地企業開展診斷評估服務,設計和釋放數字化轉型場景,聚焦能源、交通、數據標注等重點領域打造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分中心。目前,已推動煤機裝備、建材等高碳產業“智改數轉”,華鑫電氣等5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
“智改數轉”是企業提質增效、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之舉,也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華鑫電氣通過集成“PDM+ERP+ MES+CEM”智能管理系統,實現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23.3%、生產效率提升19.6%、運營成本降低28%、單位產值能耗下降12.5%的顯著成效。冀東水泥構建高效的分布式光伏系統,完成4.2MW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年可發電約500萬千瓦時,節省電費約160萬元、節約標煤約188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800噸。
作為陽泉市綠色轉型發展排頭兵,高新區圍繞山西“煤礦—電廠”短倒場景,瞄準解決柴油重卡氮氧化物高排放的“痛點”,建設綠電重載交通示范區,推動交通運輸綠色化。
啟源芯動力充換電站內,一輛綠電重卡正進行智能換電作業。該換電站適配市面上85%以上的換電重卡車型,支持手機一鍵掃碼,3—5分鐘即可完成換電。相比充電模式,換電重卡每10萬公里大約能節約1000小時充電時間,提升車隊運營效率約15%,提高交通領域的節能水平。
該換電站接入國家電投啟源芯動力車電站云平臺,在換電過程中對電池進行全周期檢測,并通過智慧調度系統實現車輛高效管理。目前陽泉區域已投運9座換電站,單站24小時可滿足重卡168次換電需求。
數智驅動
賦能產業發展新動力
陽泉高新區的“數字”特色已成為其核心發展驅動力和區域標識。
高新區創新打造的“數智雙碳”平臺已成為企業綠色轉型的智慧大腦。該平臺聚焦能源和碳管理兩個領域,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化技術,匯集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的電、水、煤、氣、油等能耗數據,率先打造區域多品類能源數據底座。
作為碳排放數據被錄入“數智雙碳”平臺進行重點監測的企業之一,陽泉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平臺數據分析,精準識別節能空間,實施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技改項目。
“我們在節能降耗方面累計投入資金1.1億多元,先后完成能源管理系統建設、生料系統降阻提效、回轉窯預熱器系統改造等十多項大型節能技改項目,企業全年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較同期降低2.76%,實現創效420多萬元,真正實現了降碳與增效的雙贏。”陽泉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助理李陽陽說。
同時,高新區前瞻性布局氫能產業鏈,重點推進高純氫制備示范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綠電制氫—氫能儲運—綠色材料”的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聚焦工業節能、建筑節能、循環經濟等六大重點領域,挖掘工業節能、智慧供熱等17個應用場景,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高新區先后考察對接象嶼集團、超品集團、新華三集團、大唐等多家企業,就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項目達成多項合作意向,為全區產業升級轉型提供新動力。
“零碳產業園建設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我們將以場景創新驅動技術應用,以數字賦能破解系統協同難題,通過持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科技支撐、優化產業生態,為資源型城市綠色崛起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陽泉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聚綠賦能,向新而行。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陽泉高新區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一個個綠色產業正成型起勢。未來,陽泉高新區將深挖綠色潛能,推動產業結構更新,讓綠色發展底氣更足、動能更強。
白雪峰 張蓓蕾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