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街上賣粽葉的攤點隨處可見,超市里糯米、江米、紅棗品種也增添了不少,粽子飄香的氛圍越來越濃了,端午節要來臨了。在我的記憶中,端午節十有八九總是與收麥季節連在一起的。
農忙時節,為了抓緊時間,把地里的小麥收割回去,在那些日子里,隊里有專人做飯,每天一頓早飯送到田間地頭。遇上五月端午這一天,隊里送來的飯雖然沒有節日特有的粽子,但肯定會改善生活,送來油餅、炒菜等可口的飯菜。
那時候,雖然農家生活很清貧,但家家戶戶均要積攢一些平時舍不得吃的雞蛋,到了端午節這一天供孩子們吃個飽。
即便收麥再忙,大人們也要提前把粽葉用水泡好,趁晚上的工夫,給一家人包一鍋粽子,用小火煮到大半夜。第二天,孩子們睜開眼,瞄住鍋里的粽子,便會急不可待地起來直奔過去……收麥那幾天,每家的男女老少都會起早貪黑忙在麥田里,割麥、運麥、打麥、曬麥。但多數時候過端午節仍是在田間地頭度過的,家家戶戶均會把粽子、雞蛋等食品帶到麥田里,一家人圍在一起野餐。那時,鄉親們坐在麥茬地上,望著眼前麥浪滾滾的景象,憧憬著未來生活,忙并快樂地度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這幾年,農村收割小麥已用上了聯合收割機,一臺臺高大的機械在麥田里“轟隆隆”地轉上幾個來回,麥穗麥稈進了機艙,轉眼間就變成了麥粒兒。多數時候,在端午節前就會把小麥收獲完畢,即便端午節需要收小麥,人們也會很悠閑地在家里吃過粽子,再去麥田里收小麥。今非昔比,現代化的農業發展,使鄉親們即使在收麥時節,也能休閑地度過一個端午節了。(趙玉山)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