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情懷
章中林
“就為了這些紅薯,你跑了一百多里。
紅薯,街上哪里都是。”妻子看著邊抹汗邊向憨笑著的父親嚷嚷著。我對她睒了睒眼睛,她才安靜地接過紅薯進了廚房。
紅薯的孕育是從牛糞的懷抱里開始的。父親披件雨衣,用一條毛巾裹著頭,到荒地里整畦起壟;而母親則到地角把紅薯藤割回家,剪成一節一節的小段兒,挑到荒地里。紅薯的扦插很輕松,趁著小雨插進土里,連培土都省略了,而它們照樣一節一棵紅薯的蓬勃生長起來。這樣頑強的個性,又是誰能有的呢?
紅薯插下之后,四周是密密層層的野草和青蒿,墻一樣,連陽光都不想施舍一點給它,連養料都不想剩下一滴給它。站在紅薯地旁,你能從哪里看到紅薯呢?看到的也只是黃黃的、小小的紅薯葉,讓人心生憐惜。
地里鋤了三遍草,田里治過三次稻飛虱,父母才記起紅薯。而這時,紅薯地里的雜草已經過了膝。烈日當空,父母帶上一條小板凳、一個小鋤頭就下了地。他們一點點地將雜草從地里清理出來,把紅薯藤理順,還它們一個自由快樂的生長空間。紅薯呢,也不惱,能自由呼吸了,它們就可著勁兒地舒枝展葉。幾日下來,一塊荒地就被紅薯葉鋪得滿滿當當,連一點空隙都沒有。那雜草再想扎根,連寸土也難找到了,只是偶爾有一兩根挑著瘦莖,瑟瑟地立著。給點陽光,它就歡笑;給點雨露,它就跳舞;這寫的應該就是紅薯吧。
“七長上,八長下,九月長個大疙瘩。”紅薯開不開花,我沒有一點記憶。經霜后的紅薯莖枯葉散,父母就挑著竹籃,提著鋤頭下地收獲。你別看紅薯一生沒有受到多少關注的目光,但是它卻從不自怨自艾、自暴自棄。瞧,一棵薯藤,一鋤下去,就是五六斤紅薯,多的甚至達到十三四斤。什么作物才能有這樣的收獲呢?要說紅薯第二,恐怕沒有什么作物排第一。
紅薯就是這樣,它從不事張揚,卻把又大又圓的甘甜之果無私地奉獻給人們,讓人們為它而歡呼雀躍。這樣樸實無華,要求于人的少、給予人的多,這不正是我那憨厚淳樸的父親寫照嗎?
紅薯挖回家,母親放在地窖里堆著。我們煮紅薯粥、貼紅薯片、烤紅薯吃、做紅薯角、切紅薯片吃。
紅薯用它那樸素的形象、綿長的香甜,直勾勾地吊著我們的胃口,以至于我們沒有了它,就似乎吃飯都沒有了滋味,吵著、鬧著,直到母親滿足了我們吃紅薯的心愿才消停。
望著日漸老去的父親,望著靜悄悄地躺在廚房一角的紅薯,我的眼角濕濕的,有些恍惚了:一片紅薯一片心,片片紅薯蘊真情。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