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孫友臣
從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到印度尼西亞國會提出,同東盟國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從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名代表,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30個國家領導人圓桌峰會。
“一帶一路”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從歷史深處走來,融通古今,連接中外,拓開了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承載著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共同夢想。
這是再赴千年之約,這是再燃輝煌之火。
這是張騫出使西域之路新的開拓,這是鄭和船隊西洋之行新的續說。
這是有著五千年燦爛歷史的文明古國,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的莊嚴承諾。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共商,共建,共享,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勾畫了藍圖輪廓。
設施聯通,資金融通。
政策溝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正在培育著亮眼成果。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這是一條和平之路。
為了合作共贏的核心目標,這里沒有對抗、沒有結盟,只有彼此尊重,相互支持,聯手織就精誠合作的紐帶,共同譜寫和平發展的贊歌。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這是一條繁榮之路。
各國發展潛力競先釋放,金融保障體系穩定可控,陸海空網四位一體和政策、規則,標準三位一體的聯通構畫出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的美好愿景。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這是一條開放之路。
發展環境寬松,合作平臺廣闊,貿易投資更加自由和便利。
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正在形成,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和經濟全球化指日可待。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這是一條創新之路。
數字絲綢之路的大構想,科技、產業、金融的深度融合,為互聯網時代各國青年打造了更加廣闊的創業空間和工場。
綠色發展新理念的忠實踐行,讓我們看到了可持續發展新的希望。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這是一條文明之路。
世界文明在這里交流、互鑒、共存,沿途各國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
文化、體育、衛生的務實工作,推動各領域往來更加密切。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已根植于心,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永不改變。
這一切的行動和舉措,無不顯示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信心、擔當、勇氣和努力。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精神,中國實力,中國的腳踏實地、一點一滴,為世界和平與民生福祉,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新的奇跡。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