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本意在元元
□ 徐成文
陸游是一位善于學習的詩人。他提倡“萬卷雖多當具眼”,又強調“詩思出門何處無”。他一生之中寫出大量優秀詩篇,是與他的苦學精神分不開的。晚年的陸游讀起書來更是廢寢忘食。他在《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中寫道:“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刻畫了詩人秋夜讀書到二鼓時分還戀戀不忍釋卷的情景。他在《讀書》中寫出了自己讀書的目的:“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年老離任歸家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黎民百姓。孤燈下,老眼昏花地閱讀蠅頭小字“二萬言”。此詩反映了陸游老年堅持苦學的情況,又表明了他學習是為黎民蒼生的可貴精神。
“不是愛書即欲死,任從人笑作書顛。”陸游愛書成癡。他58歲那年在山陰家居,建造了一個書房,取名“書巢”。他在《讀書》之一中云:“放翁白首歸剡曲,寂寞衡門書滿屋。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讀……客來不怕笑書癡,終勝牙簽新未觸。”陸游父親陸宰就是當時著名的藏書家,曾向朝廷獻上的書單中,開列了1.3萬余種。陸游接受了這筆寶貴文化遺產,加上自己長期苦心搜求,藏書之巨是可以想象的。
陸游不僅愛書。讀書也成癡。在陸放翁《劍南詩稿》中,收錄了他自己春夏秋冬四季夜讀的詩篇多首。詩人在這些詩中記錄了自己讀書的勤苦精神,也記錄了讀書的無限樂趣。例如《冬夜讀書》的詩中就有“朱黃參筆墨,照映燈花紅”。窗外冰天雪地,室內卻見詩人一洗睡思,忘掉了饑寒,品嘗著讀書的樂趣。
“暮年于書更多味”,陸游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詩人71歲時創作《老學庵筆記》。84歲時還謙虛地說自己是“駑馬”,深感自己才學有負盛名,督責自己再學習。他在《讀書至夜分感嘆有賦》中云:“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
陸游在治學上也很有見地,提出過著名的治學主張。他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云:“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前兩句告訴兒子,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老年才能成功。后兩句又就書本與實踐的關系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
陸游一直想走業儒發家的道路,因此對后代的教育十分用心。他在《讀書》中說:“年過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書生。舊業雖衰猶不墜,夜窗父子讀書聲。”可見詩人對詩書傳家的重視。陸游樂見兒子讀書學習,在《睡覺聞兒子讀書》中告誡子孫:“字字微言要力行。”同時他自己也給子孫們做了榜樣。如《自詒》一詩中就有“善言銘座要躬行”。陸游甚至在夢中也自我激勵:“富貴夸人死即休,每輕庸子覓封侯。讀書歷見古人面,好義常先天下憂。”(《夢中作》),表現出詩人高尚的情操。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