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臨汾行
□ 韓亞麗
汾河的水波輕輕蕩漾,
晨光里,堯廟的檐角挑起千年時光。
街角的分類垃圾桶靜靜佇立,
像文明的守望者,見證著每個晨昏的蛻變。
言談間,鄰里遞來一杯清茶,
“您好”“謝謝”化作春風,
斑馬線前,車流如約駐足,
讓出的是謙讓,收獲的是滿城芬芳。
衣衫整潔的少年彎腰拾起紙屑,
垃圾分類督導員手中的記錄本,
寫滿這座城市最溫暖的注腳。
健康步道上,晨練的隊伍蜿蜒如龍,
膳食寶塔的指引化作餐桌上的綠葉與鮮紅,
定期體檢的預約單,是未雨綢繆的良方。
戒煙的誓言在社區廣播里回響,
接種疫苗的隊伍,筑起免疫的銅墻。
節能燈管的光暈柔和而明亮,
共享單車的軌跡串聯起綠色出行,
少用塑料袋的倡議,讓土壤重煥生機。
植樹的季節,幼苗在每個人的手中生長,
環保理念如涓涓細流,終將匯成文明的海洋。
暮色中的臨汾,燈火與星光交相輝映,
文明之花綻放在每個角落,
“十小事”的微光,照亮了堯鄉兒女的前行之路。
當汾河的濤聲再次響起,
我們聽見的是——
一座城市,與文明同頻的脈搏。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