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洪洞大槐樹移民
移民到達之后,當地官吏將他們編為“屯”分駐各地。嘉靖年間十一年(公元1532年),王齊編修的《嘉靖雄乘》記載:社為土民,屯為遷民。”至今河南省汲縣還有郭全屯、李享屯、李源屯等移民名稱。有些移民以故鄉命名,至今北京順義縣還有稷山營、夏縣營等村莊。也有以姓氏命名的,如李村、劉莊等等。為了讓移民開荒生產,明皇室給予不少優惠,耕地自墾自得,還給一些農具、種子,5年內免征稅收。明朝初年的大規模移民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當然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可是,移民就是要人們背井離鄉,離開自己的安樂窩,平陽人本來都守土戀家,誰也不愿意向外地遷移。據說,當年官府下達移民命令后,沒有人報名外遷,上級催辦,下民不走,官吏中間為難。難來難去,想出個計謀,于是張貼出新的告示,凡不愿意遷移的人,到洪洞大槐樹下簽名登記就可以守家種田。這真是天大的好事呀!人們簇擁著來到了大槐樹下,沒想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來人都被捆住手,拴成一隊,押往外地,不愿意走也不由你。
人們就這么離開了難舍難離的家鄉,走得一步三回頭。走遠了什么也看不到了,唯有那棵高高的大槐樹還能看到個綠梢。
從此,大槐樹成為移民家鄉的象征,也就有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民謠: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