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成蔭,鮮花綻放。百年的古槐、明清的院落,關云長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的壁畫,構成了一幅鄉村的圖景。
這是姑射山下的襄汾縣古城鎮關村。
好媳婦評選、苗木管護認領、聯防隊巡邏、線路亂象整治、老年活動中心建設,跳躍著一個鄉村的活力。
這也是姑射山下的襄汾縣古城鎮關村。
“關村如今大變樣了”。走進這個古老的村莊,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它的綠意盎然,更有一股村里群眾迸發出來的“精氣神”。
關村之變,源自哪里?
吃不上水,用不上電,全縣落后的黨支部
“我原來還挺熬煎哩,四五個月,兩千多人吃不上水,村里的路燈也不會亮。”宋金鐘,70多歲,關村的老黨員,曾經擔任過曹家莊鄉的黨委書記。說起近一年前的關村,心里沉甸甸的。一年前,關村由于多種原因交不起了村民吃水用的電費,幾經協調,越欠越多,終于有一天,偌大的一個關村斷水了。宋金忠幾經輾轉,一封反映關村吃水情況的信,放到了古城鎮黨委書記張峰的案頭。
“當時,我們立即協調電管站,制訂出了‘老賬定出計劃還,新賬一律不欠’的方案,先給墊付了一個月的水費。”張峰說,“后來我們發現,吃不上水只是個表面問題,根本原因是村里的班子出問題了。”
關村共有60多名黨員,當時任總支書記的李春貴已經68歲了。“關村黨總支在全縣屬于落后的等級,要從根本上解決關村的問題,必須抓班子建設。”張峰說,“鎮黨委決定把村里的班子調整一下,讓有責任心、能干事的黨員挑起擔子。”農歷臘月,鎮黨委開始在關村征求黨員意見,2013年12月30日,經過“兩推一選”,1998年入黨、35歲的王晉剛當選為總支書記。隨后,鎮黨委緊鑼密鼓進行了考察,2014年1月2日,宣布了王晉剛的任命。
“鎮黨委瞅到了一個好人手。”宋金鐘十分感慨。的確,年輕的王晉剛有著關村普通群眾不一樣的生活閱歷。2000年,曾在山西黨校函授大專班學習,還在公安局工作過一段時間,2005年開始搞運輸,2009年成立了運輸公司,當年就有運輸車輛28臺。2012年5月開始,籌建合金鋼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他是個有頭腦、有責任心、有經營經驗的黨員。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關村年輕的“領路人”會使出怎樣的解數?給關村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
使出三板斧,從急事、難事干起
上任后沒幾天,王晉剛就先從村里熱愛公益事業的人中,選出10名黨員群眾,成立了村聯防隊。夜晚負責治安巡邏,平時幫助群眾解決疑難問題。隨后,又添置了必要的娛樂設施,恢復了村老年協會的活動。
1月20日,他召開全體村民會議,發表了自己的“施政綱領”:籌措資金,徹底解決群眾用水、用電問題;下大力氣,治理村內臟亂差;改善水利條件,發展特色農業,增加群眾收入,建設好新農村。
時近年關,王晉剛走訪群眾,尋找吃水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經過細致的思想工作,水井承包了,村民們開始吃水繳費了。他又和兩委成員一起清理村內的垃圾,一連干了20多天。修理了村里的路燈,對低保對象、五保戶、貧困家庭、離任的老干部進行了慰問,給每家每戶發放了聯防隊的便民聯系卡。大年初一,王晉剛組織了春節文藝活動,久違的鑼鼓聲在關村響起,歡快的鼓點,凝聚的是關村人的心。
村里的聯防隊也著實發揮了作用。今年3月,村民郭海民在鄰近鄉鎮討要工錢的過程中被打傷,他當即給聯防隊打電話,聯防隊員趕到后,向派出所報了案并把他送到醫院,幫助辦理了住院手續。6月14日,76歲的村民郭隨章突發腦梗,也是在聯防隊員的幫助下前往醫院的。
從群眾的急事、難事辦起,王晉剛和“兩委”班子成員一下子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晉剛這娃不錯,是個干實事的。”村里的不少老人說。
綠化、文化并重,勾勒出美麗鄉村
陽春三月,關村轟轟烈烈地評選出幾對好媳婦好婆婆之后,建設美麗鄉村的構想列入到了鎮、村兩級黨組織的工作之中。
美麗鄉村,要有綠色的陪伴。鎮黨委、政府聯系縣林業局進行規劃,林業局派出總工程師臧志華、工會主席文連芳進行規劃設計。進村主干道規劃為多彩路,東街為常青路種植冬青,南街為云杉路栽種云杉,西街為紅葉路種植紅葉李,北街為櫻花路栽種櫻花樹,喬灌、花、草多層次、立體式綠化。從3月15日到5月30日,75天的時間,關村男女老少齊上陣,整理綠化林帶面積約18648平方米,種植樹木、花草24198苗株。形成村東東青常青、村南云杉點綴、村西紅葉梨飄香、村北櫻花盛開的格局,整個村莊被裝點得色彩斑斕。
美麗鄉村,要有文化的滋養。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挖掘關村村名的來歷,考證出關村乃關公后裔聚集地。隨即規劃建立了關公忠義文化廣場,桃園結義、夜讀春秋、水淹七軍等故事描繪出來,無聲地引領著關村人的價值追求。村主干路的房屋后墻、山墻上一幅幅展板描繪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古老的槐樹,明清的房屋在綠化時被保留了下來,稍加打理,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鄉村圖畫。關村的美麗也在這圖畫中得以深化和獨特。
美麗鄉村,更要眾人的呵護。“把街道弄干凈、綠化好容易,讓大家全部參與進來維持好不容易。”王晉剛說。關村,將每一顆樹木花卉編號,分配給村民們看護,還簽訂了管護責任書,村民們定時澆水,保證成活,保證長成。購置了35個垃圾箱、10輛三輪垃圾車,確定了5名專職清潔人員,劃分了衛生責任區,每天堅持打掃,專人負責,專人監督。良好的機制,讓不容易變得容易起來。
美麗鄉村,要有愜意的生活。村里老年活動中心地方太小,不能滿足需要,鎮村兩級拆掉窯洞建新屋,改造舞臺作新用,積極籌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文體活動室、圖書室。村里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隨意搭建,影響環境,鎮村兩級聯系電力、通訊部門整改線路,安裝寬帶,一網聯通外部精彩的世界。盛夏的關村,老年人活動場所安裝了空調,打撲克、玩麻將、跳街舞,全村的男女老少業余生活豐富了起來。
紅葉路上,正在給花木澆水的趙慶鈴說:“可是辦了一件大好事。”
櫻花路上,正在進行衛生清潔的王秀珍說:“變化太大了,花栽上了,樹栽上了,再也沒有人亂倒臟水了。”
前來趕集的古城鎮東街村民京自民說:“今年發生變化了,剛進村就讓人感覺很舒服。”
“這段時間,我每天騎著自行車在村子里轉,原來,很短的時間就能轉一圈,現在不行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和我拉呱起來,感覺就和一家人說話談事一樣。”這是王晉剛的感受。
回應群眾期盼,美麗關村依舊在路上
2014年4月,關村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展開,群眾集中反映出了15條問題,鎮村兩級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認真加以整改。
群眾反映,村內電壓不穩,影響日常生活。鎮黨委和關村黨總支積極與電力部門聯系,經實地考察后,正在制訂解決方案。
群眾反映,部分村民在村內搞養殖業,臭味難聞,希望能夠遷到村外。關村黨總支經過做群眾工作,已經有5戶遷出,還有5戶正準備外遷。
群眾反映,臨夏線關村路口,加油站附近交通事故頻發,影響村民出行安全。關村黨總支及時與加油站溝通協調,拆除加油站路邊圍墻,排除安全隱患。
群眾反映,村內農業灌溉用井水位下降無法使用,需要打兩眼新井,變1500旱地為擴澆地。關村黨總支積極行動,目前已完成兩眼水井的招標工作。
“群眾的事,就是村兩委的事,給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就會增進和群眾的感情,許多事情也就好辦多了”。王晉剛說,“盡管上任幾個月來,村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建成真正的美麗宜居鄉村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把承諾群眾的事辦好”。
“關村的美麗宜居新村建設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最重要的產業支撐方面還很薄弱。”張峰說,“我們正在積極與農業科研院所聯系,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力爭在后半年試點進行高效農業、珍稀農作物的培育試點,并在成功后推廣,為關村2100多口人找到除廠礦務工之外的一條致富路”。
回望關村,變化來自于黨員、群眾選擇了一個好的當家人,來自于廣大群眾的廣泛參與,來自于辦實事、解難事服務群眾。展望關村,美麗宜居鄉村的打造,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通訊員 張建華 焦玉龍
責任編輯:楊洋
上一篇: 襄汾縣創新人口計生服務受稱贊
下一篇: 《大能人解士美》 千錘百煉成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