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走在襄汾縣新城鎮敬賢社區,道路干凈整潔,兩側綠樹成蔭,文化廣場歡聲笑語,鄰里之間相處和睦……一幅百姓安居樂業的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敬賢社區積極開展平安社區建設工作,協調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從做細網格化管理,到聚焦平安建設,再到守護群眾平安,多措并舉、多方發力,全力開創平安建設新局面。
敬賢社區成立于2022年12月,下轄6個居民小區,現有居民4536戶12226人。面對居住人口較多的情況,該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通過社區黨支部和居委會的共同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個一貫到底、橫向覆蓋的“1+7+N”平安創建體系。“我們社區依托1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將群眾‘身邊事’有機融合,并劃分出7個社區網格,將管理要素全部納入網格,還拓展了N項服務,讓居民更有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敬賢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衛彬彬介紹。
在敬賢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建服務、綜合服務等13項群眾“身邊事”都可以辦理,真正實現了一站式辦理、全流程服務,讓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感受到社區帶來的便捷。“自從黨群服務中心建好后,在這里能夠有效解決很多事。”“這里業務窗口齊全,非常方便,讓我們不用多跑路。”前來辦理業務的居民稱贊道。
為扎實開展平安建設工作,敬賢社區通過持續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劃分了7個社區網格78個微網格。“阿姨,消防通道不能堆積物品,這是逃生安全通道,您要盡快處理。”“大娘,燃氣使用后要及時關閉閥門。”……一直以來,安全隱患排查是敬賢社區網格員日常的重點工作,網格員化身“安全員”,為社區居民安全保駕護航。今年以來,該社區累計開展安全隱患排查300余次、義務巡邏15次、政策宣傳3場80次,解決了許多隱藏在居民身邊的安全隱患,有效增強了居民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
喬澤蓉是敬賢社區的專職社區工作者,還是第一網格裕景華庭小區的網格員,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就是進行走訪采集居民信息、收集社情民意、解決鄰里矛盾、宣傳惠民政策等工作。“要不是她冷靜處置,那次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提起喬澤蓉處置應急情況時,裕景華庭小區的居民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原來,今年3月,該小區一戶居民家中發生了火情,喬澤蓉在發現該情況后,立即向社區領導匯報,并疏散了現場群眾。同時,通知了物業工作人員和消防救援隊。隨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喬澤蓉以實際行動發揮了網格員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小網格”發揮“大作用”。
除了網格員隊伍,敬賢社區的心理咨詢室、議事機構、非訴調解等機制在平安建設工作中也發揮著積極作用,衛彬彬介紹,該社區以定紛止爭為關鍵環節,建立“紅黃綠”三個等級,分類建立臺賬、分級解決糾紛,通過整合各類資源,不斷提升社區社會治理水平,真正實現服務不缺位、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社區安則社會安。敬賢社區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平安建設路徑,以“戶外議事亭”“‘和為貴’協商議事廳”“糾紛調解工作室”等為載體,社區退休黨員、物業經理、“金牌調解員”等人員擔任說事議事會成員,讓社區大小事“大家說、大家議、大家定”,奏響了基層平安建設交響樂。圣堯新城西區居民鄧師傅說:“社區的黨員干部非常盡心,有問題都可以找他們調解,而且調解有理有據,讓我們都很信服。”原來鄧師傅的鄰居在家中加工窗簾,經常會發出噪音,導致他白天休息不好,因此兩家產生了矛盾。在多次協商無果后,鄧師傅來到社區申請調解。接到申請的衛彬彬和網格員馬超立即進行了走訪,采取“背對背”、解讀相關法律條文等方式有效解決了矛盾糾紛。
人防夯基,技防賦能。在平安縣城(城區)建設工作中,敬賢社區還協調各小區接入社區智慧系統,搭建了智慧“一系統”,實時掌握小區各個角落的安全狀況。“在社區智慧系統室可以看到全社區的情況,一旦發現危險行為,能夠及時推送預警,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安全保障。”衛彬彬說。
“平安和諧”是老百姓心底最真實的期盼。為做好平安社區建設工作,敬賢社區始終把目光聚焦群眾身邊“關鍵小事”,堅持用心做好每一件“暖心實事”,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 劉文軍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