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隊為村民們義診
臨汾新聞網訊 “我們村70周歲以上的老人,周一至周五中午都可以在日間照料中心免費吃飯,而且保證營養搭配合理、餐餐不重樣;80周歲以上老人還會定期發紅包,大家閑暇時,就在一起打牌、聊天,其樂融融;這里的服務人員全部是村里的年輕人,他們自告奮勇,長期義務服務老人。”堯都區金殿鎮蘇村黨支部書記王奇寧日前興致勃勃地對記者說。
蘇村位于金殿鎮政府西2公里處,東依臨夏公路,西鄰309國道,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腿泥,外面人不僅不愿來,甚至都繞著村子走,村里人也不愿出門。”提起曾經的村子,村委會副主任王麗娟搖頭嘆息道,環境如此,更別提發展經濟了。
“要想富,先修路。”2007年,村“兩委”實施道路工程,規劃設計、協調拆遷、土地置換……經過兩個月的攻堅克難,村里實現村通水泥路全覆蓋、街巷硬化全覆蓋。
道路通了,基礎設施也逐步完善:綠化全覆蓋、廣播電視全覆蓋、安全飲水全覆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文體活動中心、學校、高標準衛生所、農民書屋、便民連鎖商店、便民服務中心、農民科技服務室改擴建工程完工。2016年,蘇村被評為山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
“大爺,您的血壓有些偏高,今后注意少吃油膩食品、忌煙酒,保持情緒平穩。”“大娘,您這邊坐,我給你測下血糖。”9月30日,蘇村日間照料中心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天,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隊和演出隊走進蘇村,與村民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我們醫院與蘇村合作已經3年了,每年兩次進村體檢,免費為老人測量血壓與血糖、檢查風濕病和內外科等,為老人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黨辦主任祁亞靜告訴記者,經過我們這幾年體檢發現,蘇村老人健康意識普遍較強,身體素質較好,長壽老人較多。
“建設美麗鄉村,提升村民幸福指數,我們村“兩委”一直在努力。”王奇寧說,老人們為建設家鄉貢獻了青春,我們尤其關注他們的晚年生活,經常督促他們及時體檢,預防各類老年病,只有身體好了,才能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蘇村與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精彩紛呈,臺上歌舞升平,臺下一片紅色海洋,老人們人手一面小國旗,隨著節奏輕輕搖擺。
“有地方吃飯,有人幫著看病,還給發紅包,今天又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感謝祖國!感謝黨!給我們帶來的好生活!”“看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打心眼里高興,我們夫妻倆老了,但經常教育子女要傳承紅色精神,為建設國家貢獻力量。”“生活在中國,幸福著呢!”……涓涓細流匯成河,老人們的愛國熱情在蘇村凝聚成一股力量,“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幸福生活的美景畫卷在蘇村徐徐鋪開。
記者 李羿玫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