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感謝社會各界的捐贈,感恩大家和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做有出息的人,將來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就在全市各中小學校以文藝匯演的形式喜迎2020年元旦的時候,來自堯都區最偏遠的農村學校——河底鄉聯校卻以公益助學的方式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2019年12月27日上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應邀來到堯都區河底聯校,校園里十分熱鬧,早已聚集了百余位嘉賓,對面窗明幾凈的餐廳里,500余位師生就座,準備開一場大會。
時針指向10時許,以“尊師重教 德耀中華”為主題的公益助學活動在該校餐廳拉開帷幕。現場首先播放了學校近年來改革發展成果的宣傳短片,接下來,10余家企業和社會團體代表向貧困學生捐贈了錢款和物品。河底鄉政府相關領導為愛心企業回贈了錦旗和證書,德孝中華公益基金會臨汾負責人授予該校“德孝中華實踐基地”牌匾。整個活動中,主持人不斷收到個人捐贈信息,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不到一小時,接收到近4萬元善款,實物若干,還有總計15000余元的消費扶貧款。
2019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河底鄉本著“脫貧路上不能讓一個老鄉掉隊,小康生活不能落下一個鄉親”的初心與使命,采取了包聯幫扶與精準脫貧的方式,逐步解決了貧困戶子女上學困難的問題。現場,師生們表演了小品《情暖人間》和沙畫《山區孩子的上學路》,表達了對國家扶貧政策及社會各界的感恩之情。尤其是他們精心排練的經典誦讀節目,將博大精深的德孝文化、古詩詞文化厚植于學生愛國情懷與成長發展之中,展示了該校素質教育的最新成果,受到來賓的嘖嘖稱贊。
公益捐贈活動結束后,來賓和家長們一道參觀了校園。過去的2019年,該校在全區率先完成了“明廚亮灶”工程的升級改造,安全網絡實現了全覆蓋,新建了教職工活動中心,啟動了與東關學校的雙師課堂模式。溫馨明亮的愛心讀書屋里同學們正在遨游書海,美術活動室擺滿了手工作品和書畫版面……在聯校校長張春云的介紹中,大家了解到學校2020年的目標:將建成山區聯校第一個水沖式廁所,第一塊塑膠跑道,第一家光伏發電,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還要再接再厲,將教育教學成績挺進全區前三名……隨行的六年級學生家長說,聯校初中就挺好,明年咱娃就在這兒上!
不遠處,領到捐贈物品的貧困學生穿上了新羽絨服、背起了新書包,還有文具、眼貼、圖書、體檢卡、益生菌飲料等。同學們的臉上掛著喜悅和自信,相信未來他們一定會成長得更好!
記者 郭璞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