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第十八屆美國IDC中國總預選賽在北京圓滿落幕。我市翼城縣中衛鄉辛莊村21歲的孫亞楠選手,以一支《紅高粱》一舉奪得鋼管舞組金獎,并拿到了今年夏天去美國佛羅里達國際鋼管舞的參賽權。
孫亞楠是晉中學院聲樂系的大四學生,但令人咂舌的是,她已經取得了鋼管舞、吊環舞、絲綢舞高級教練證。筆者見到她時,她正在電腦前編排自己開學后的演唱會節目單。她笑著說:“就要畢業了,想將演唱會和畢業論文同時進行,把自己的精彩定格在校園。”
孫亞楠的母親康連云介紹女兒說:“女兒雖然攻讀聲樂專業,但是熱愛舞蹈的她,前年從山西奔赴到羅蘭鋼管舞北京總部進行專業學習,在成為一名優秀鋼管舞教練的同時還參加鋼管舞競技比賽。”
當問到孫亞楠為什么一定強烈要求學鋼管舞,而不把自己所學的聲樂發揚到頂尖時,她非常干脆地答道:“我就是喜歡跳舞,尤其是鋼管舞,力量和柔美的結合相當完美,尤其是作為一名成功的歌手,舞姿翩躚也必不可少,能增加舞臺的表演氣場。”
其實當初,孫亞楠的父母并不贊同女兒學舞蹈,因為她從小就沒有舞蹈基礎,學習起來談何容易。談起女兒練習鋼管舞時,康連云落淚了。她說:“2012年的寒假,別人的孩子在家陪著父母開心過年,女兒卻孤身一人奔赴北京學習鋼管舞,雙腿被磨得青一塊紫一塊,皮膚和豹紋差不多,一個假期下來,女兒渾身是傷。”
緊接著2013年的暑假,除了勤奮學習鋼管舞之外,孫亞楠又學習了吊環舞、綢帶舞,高強度的訓練讓她備受折磨,苦、痛、累連番拷問著她的耐心,堅持,堅持,還是堅持……直到順利結業。后來她還堅持拿到鋼管舞、吊環舞、絲綢舞的高級教練證。
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女兒,康連云和丈夫孫若華選擇在離女兒很近的山西現代雙語南校工作。盡管一年的所有收入都用來供女兒學習藝術,但是看到女兒取得的成績他們就非常滿足。孫若華說:“準備再多賺點錢,讓女兒去美國參賽,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支持女兒走得更遠。”
孫亞楠告訴記者:“自己在大一的時候就邊學習、邊打工,端盤子、擦地、當禮儀小姐……做過很多,大二的時候就開始接婚禮、生日會的主持工作,現在自己能培訓學生了,每個月也有近3000元的收入。”
說到以后,她靦腆地說:“自己要更加努力,減輕父母的負擔,積蓄點資金,爭取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給臨汾人長長臉。” 通訊員 宋榜娟
責任編輯:柏東麗
上一篇: 翼城:土專家田間地頭送技術
下一篇: 人行翼城支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進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