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本是意氣風發的年紀,30歲的李海青卻只能依靠透析維持活下去的希望。她渴望新生,又充滿無助,因為她來自國家貧困縣的一個貧困農家,高昂的治療費用令她和家人不堪重負。
眼看著如花般的女兒飽受尿毒癥折磨,父親李福才毅然決定將自己的腎捐給女兒,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希望,他也想把女兒從鬼門關拉出來,許給女兒一個明媚的未來。
四處奔走 挽救女兒生命
李海青住在永和縣交口鄉下可若村,雖然家庭并不寬裕,但父母一直視她為掌上明珠,舍不得讓她受一點兒委屈。2009年2月,不幸悄悄降臨,她突然出現眼底出血、血壓過高等癥狀,而這正是腎衰竭發出的信號。
五個月之后,李海青的病癥發展成了尿毒癥,不得不開始透析。不忍女兒受罪,李福才和妻子四處舉債,帶著李海青前往石家莊尋找一線生機。每個月至少花費一萬元,一年下來花了十多萬。可是,我的身體卻沒有出現絲毫的好轉。”李海青聲音哽咽,隨后,我轉院去了太原,靠透析活著。每個月透析費用不菲,父母靠種地為生,這六年來已經掏空了他們的老底,讓他們背負上了一輩子都難以還完的債。”
看著父母日漸蒼老,李海青甚至生出了輕生的念頭。為什么本該結婚、生子的我只能住在哥哥家一無是處地活著。我除了給父母帶來負擔、欠債、傷心、難過外,什么都給不了他們。父親察覺到我的異樣,常常開解我,讓我走出了心情的低谷,讓我重新有了奔頭。”李海青常常向上天祈求,希望自己能漸漸康復,用雙手給父母賺一個幸福的晚年。
捐腎救女 許下莊嚴承諾
目前,李海青每周要做三次透析,每次透析完都會出現失眠、頭疼等癥狀。偶爾出現的腎性高血壓、腎性貧血、腎性骨病的并發癥,更叫她痛苦萬分,嚴重時不得不入院搶救。不忍父母擔心,她總是悄悄抹掉淚水。看著日漸憔悴的女兒,李福才無比揪心。
當李福才得知,治療尿毒癥可采用腎臟移植手術時,他毫不猶豫地提出為女兒捐腎。盡管李海青百般不愿意,但李福才堅持自己的決定,并努力說服女兒。他慈愛地望向女兒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聽醫生講,親屬間活體腎移植是比較理想的方案。我今年57歲了,身體一直不錯。如果再等下去,只怕我的身體素質就達不到要求了。”
李福才的固執和堅持,說服了女兒和妻子。“換腎以后,我的身體很可能變差,從而喪失勞動能力。但是,海青還年輕,只要她能好好活下去,這比什么都重要。”李福才說,換腎是女兒最后的希望,他跟女兒的配型是成功的,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愛心聯動 打開生命通道
李海青與李福才配型成功的消息,令全家人興奮不已。很快,他們又陷入了絕望。20萬元的手術費用,成了壓在他們心頭的一塊大石。
這個親情無價、慈父欲割腎救女的感人故事,打動了永和縣的愛心團體。他們在微信群發起了“愛心捐款接龍”,捐款數額不斷攀升,以此為李海青一家緩解燃眉之急。
“親友們湊了一些,再加上愛心人士的捐助,我們已經收到了15萬元的愛心善款。醫院原定農歷二月初進行手術,但手術費用還沒有湊齊。”李福才再一次愁上眉梢,他言辭懇切地說,不管多艱難,我都不會放棄海青。我希望大家能幫幫我,讓我完成為女兒許下的愿望,讓我為女兒送上一個美好的未來。”
記者 趙文家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