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之,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者,黑山也,鳶飛戾天著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緣溪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此景就是對今日徐家垛鄉徐家垛村的真實寫照。昔日小山村是步步踩石頭,荒山禿嶺多,干啥都發愁的窮山僻壤。那么,是什么讓她蛻變成人人向往的桃花源?又是什么讓她頭戴璀璨桂冠?毫無疑問,是黨和國家的優惠政策,是各級政府的關心與支持向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伸出了橄欖枝,更是當代愚公帶領全體村民演繹的一曲動人傳奇。
徐家垛村位于徐家垛鄉政府附近,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5公里,地處昕水河畔,周圍群山環繞,風光優美,地勢呈四周高中間低,屬典型的盆地式地形。全村交通比較便利,柏油公路在村內側經過,成為全村便捷的經濟運輸通道。全村森林覆蓋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居全鄉前列。
一、強基固本班子美
2012年以來,村兩委班子按照縣委、鄉黨委工作要求,團結帶領群眾鼓足建設新農村的熱情,按照新農村建設方針要求,著眼于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生態經濟型新農村示范村的目標。新農村建設好壞,關鍵看村班子。徐家垛村村班子團結一心、一心為民,得到群眾信任和支持,多年來班子成員能連選連任,特別是徐家垛鄉從村干部中選拔成為鄉人民政府副鄉長的賀慶平同志具有當代愚公風采舍小家,為大家,現在村委班子已成為了帶領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主心骨。 在村級事務管理上,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推行了“四議三公開兩報告”工作法,重大事項一律采取黨組織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定奪,堅持決議公開、實施過程公開和實施結果公開。充分尊重村民的民主權利,加強村民代表會議、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認真落實“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實保障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大大提高了廣大村民的參政議政能力。 由于有這樣一隊帶民致富的班子,各項惠民項目實施的好、質量標準高,“項目到了徐家垛村,能站得住,村官管得好,能叫動號”,“錢到了徐家垛村花不瞎,能給村民解決實際問題”,這是項目管理單位和扶貧單位給予的評價。幾年間,村班子用真誠、真心換取來了比別的村更多的項目和扶助資金,群眾切實受益。
二、科學規劃布局美
徐家垛村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村班子認真研究村情、謀劃發展思路,產業發展規劃、村莊布局規劃、民居建設規劃等多方面,形成規劃文本,作為指導全村今后發展的重要綱領,起到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為今后班子的發展提供了方向。 根據全村山區特點和生態優勢,確立了“平川組發展設施農業大棚、山區組發展高效林果”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優質產業發展格局。
三、創業增收生活美高效設施農業示范種植園區
依托財政扶貧獎金和扶貧單位的支持,資金捆綁使用,建設大棚,集中連片建起了120多畝高標準大棚。當年,全村大棚經營戶畝均收入都在1萬元以上。目前,徐家垛村的大棚產業已經發展到了60,主要甜瓜、蔬菜種子和硬果番茄等特色品種,成為徐家垛村富民的主導產業之一。下一步,將按照“精品化、科技化、有機化”的發展思路,借助徐家垛村農民種植專業技術的優勢,引進新的種植品種,應用現代農業科技,計劃在剩余130畝水澆地繼續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瞄準服務高端消費人群,實施全程有機生產,打造精品蔬菜種植基地,采取“農超對接”、“直接供應”等運作模式,讓200畝土地變成高端消費群體的“菜園子”,大幅增加農民收入。
四、村容整潔環境美
徐家垛村先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工作抓起,集中力量實施硬化、亮化、美化等民心工程,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的條件,讓全村年年有變化,年年有新貌,逐步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新農村。
一是道路硬化。修建硬化了進自然村主干路1公里,建設通組通戶硬化道路600延長米。爭取一事一議項目,實施了通組通戶道路建設,鋪設水泥路800延長米達到組組通、戶戶通,已成為“村中城”的典型,不再是以往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土的尷尬了。
二是村莊美化。依托產業化扶貧項目資金50萬,在進村主干路兩側修建文化墻200余米。整合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建設組戶垃圾集中排放點,雇傭車輛、專人負責,日產日清,對公共設施進行各項維護和服務,使村莊環境保持優美整潔;新建衛生廁所2處。下一步,將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村道路及溝渠兩側、山坡面的林木下種植中藥材,既美化村莊,又增加收入。
三是街路亮化。依托一事一議惠民項目,在進村主干路兩側安裝太陽能路燈20盞,極大的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當傍晚夜幕時分燈光籠罩,溫暖著村莊的一山一水一方人。
四、鄉風文明和諧美 良好的村風和現代生態文明意識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條件,按照“培育新農民、建設文化村”的目標,村班子積極爭取了一事一議惠民項目,建立了100平米的鄉村浴室和400平米的村民活動廣場一處。為黨員群眾提供了議事、培訓、娛樂平臺。
全村已實現了吃自來水全覆蓋,實現了移動信號全覆蓋,實現了有線電視全覆蓋。下一步,將著眼于建設全旗首個“文化品牌新村”的目標,進一步提煉徐家垛村精神、改善文化基礎設施、謀劃群眾文化項目,力爭把徐家垛村文化建設的經驗向全鄉推廣。
五、未來發展前景美
腳步沒有停歇,未來的徐家垛村已著手規劃。那就是:結合徐家垛鄉旅游開發,通過農業、生態、人文、自然及民俗文化等資源的有機結合,突出民俗風情、餐飲游樂、特色產業、農家小院、大棚種植、形成融農家風光和鄉村農業為一體的生態通道,建成一個集休閑、觀光、游覽、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區。走進如今的徐家垛村,你會不由自主地感嘆:這里不僅有綿延的生態畫廊,眾多的人文遺存,而且有初具規模的特色旅游、特色農業,有敢想敢干、與時俱進的山里人家。這里再也難覓昔日貧窮落后的徐家垛村的舊蹤影了。展望未來,一個人居與自然統一和諧,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生活舒適的徐家垛村似一曲動人心弦的樂章,扣動著美麗的歷史文化名鎮的脈搏。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