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人口老齡化已然成為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而與城鎮相比,農村的老齡化問題同樣不容忽視,養老難題亟需解決。”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襄汾縣古城鎮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晉剛如是說。
推動農村養老產業和事業的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一個基礎環節,是補齊民生短板,兜牢民生保障,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必然選擇。
在王晉剛看來,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勞力基本外出務工謀生,衍生出居家老人贍養難問題。另一方面,商業性的養老市場混亂,導致農村老人望而卻步,而一些農村公益性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尚處于發展探索階段,在資金投入方面不足,在養老設施購置、專業服務人員配備上都存在一定困難,養老服務水平整體不高,導致農村“養老難”問題突出。
對此,王晉剛建議,將農村養老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社會治理重要內容,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進一步細化完善養老助老政策,創辦高質量公辦民助養老院。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起全面的面向農村老年群眾的信息服務平臺,用專業化的信息服務平臺建立老年人信息庫。
同時,提高對農村養老保險、醫療救助、護理人才培養、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等項目的補貼力度,保證用于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資金足額按時發放,為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夯實資金保障。完善特困老年人供養、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留守老年人關愛等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經濟困難重度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免費或低收費集中托養制度,推動養老服務惠及更多困難群體。
養老事業是一項關乎民生的偉大工程,更是一項偉大的民心工程。在王晉剛看來,現階段農村的養老模式基本還是家庭養老,但家庭養老模式單一,存在很多問題,要不斷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養老模式,做到“梯次配套,多元化養老”。
因此,他還建議,政府可以通過志愿服務、低償服務、財力支持等方式發展互助養老,解決農村“養老難”問題。
校對 霍艷娟 侯麗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