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是時下國人對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的一種貼切表達,體現了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建設的熱切關注和強烈希望。從“虎”的社會屬性來說,其有著位高權重、呼風喚雨、膽大妄為、危害一方等特征。作為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必須管好自我勇“拒虎”、練好本領能“伏虎”、確立自信敢“打虎”、重拳出擊狠“治虎”、眾志成城齊“滅虎”、建好鐵籠嚴“囚虎”,切實增強反腐敗工作實效。
一、不趨“虎”勢,明是辨非。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自覺遵守紀律,著力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紀檢監察工作中、體現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凸顯到保障全市科學發展中。既不做“老虎”、當“虎”幫兇,破壞發展環境、侵害群眾利益、違反黨紀國法,也不狐假“虎”威、為“虎”作倀,助長“老虎”目無法紀的囂張氣焰、欺壓群眾的邪惡風氣、胡作非為的丑惡行徑。
二、不懼“虎”威,夯基固本。要適應新形勢、順應新潮流、結合新需要,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內容,以體現忠誠衛士之忠;用心學習紀檢監察專業知識等內容,以展示紀檢干部之專;拓寬學習經濟、法律、科技等內容,以補充駕馭全局之缺;著力學習創新思維科學,以增強開拓創新之能。通過認真學習,掌握“尋虎打虎”的本領、樹立敢于“滅虎”的自信、夯實服務群眾的基礎。
三、不畏“虎”權,安心定志。要做一個鐵面無私的人、伸張正義的人,做一名講黨性、講原則、有底線、有良知的紀檢監察干部,絕不趨炎附勢、如蟻附膻,絕不懼權怕勢、畏首畏尾。董宣不畏皇親欺壓勇殺惡奴,“強項令”美名青史留傳;方孝孺不畏皇權高壓秉筆直書,“滅十族”昭示封建殘暴;包拯不畏皇家施壓刀鍘陳世美,“包青天”恩義施布民間。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謹記“勿以權勢辱善良,勿恃福豪欺窮困”良言警句,塑造好、樹立好、鞏固好“敢碰硬、動真格、出實拳”的“打虎武松”形象。
四、蹈鋒飲血,敢于打“虎”。要有養虎遺患、養虎自嚙的憂患意識、大局意識,更加認真聞“虎”味、主動覓“虎”跡、積極找“虎”窩,始終保持不找到“老虎”不收兵、不刺傷“老虎”不收工、不打殘“老虎”不收心的戰斗態勢,始終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打“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銳氣治“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硬氣斗“虎”,敢拔老虎胡子、摸老虎屁股的勇氣滅“虎”,真正將反腐敗的利劍刺向“老虎”,以“殺虎滅虎”的優異戰績取信于民。
五、凝心聚力,善于抓“虎”。要不斷拓寬案件線索來源,鼓勵廣大人民群眾通過信訪、網絡、電話等渠道,檢舉控告黨員領導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營造人人發現“老虎”、個個檢舉“老虎”、狠狠打擊“老虎”的濃厚社會氛圍,切實防止“大臣不廉、小臣弄奸、風俗污壞;一人受賄、千人枉法、萬人助虐”等現象發生,努力形成各級領導干部“知其循、知其守、知其懼”的良好局面。
六、建章立制,嚴于控“虎”。要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著力加強法律監督、制度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新聞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反腐敗法規制度建設,有效深化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制度漏洞,最大程度避免放“虎”歸山、養癰遺害,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老虎”趕進受紀律約束的籠子里,從而形成利劍高懸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制度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機制、公開透明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苛政猛于“虎”,良政敗于“虎”,善政毀于“虎”。亂紀之“虎”、禍政之“虎”、害民之“虎”——必人人棒打!必無情刀殺!必依法重治!(作者 鄭效鋒 系霍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初探
下一篇: 蒲縣60名黨員增加民兵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