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確定將在今年出臺《臨汾市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此舉將更好地促進我市家政服務市場的良性發展。
家政服務和所有其他職業一樣是社會分工下的一種行業。一方面,它為廣大家庭提供了保姆、護理、保潔、物流配送、家庭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它是解決再就業問題的主要渠道之一。隨著城市居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家政服務市場的前景廣闊,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人們對家政服務的要求也日益規范化、專業化、系統化,作為朝陽產業的家政服務業,它的規模化、規范化也應盡早提上議事日程。
我市家政服務市場發展基本情況。
筆者利用近兩個月的時間,通過采取走訪家政服務經營者、消費者和部分家政服務者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市家政服務市場基本情況、行業發展現狀。目前,我市兼營從事與家政服務相關的企業和機構有近200家,從業人員達到5000余人。
專營家政服務企業注冊登記16家,從業人員在經營者處登記的達到600余人。行業組織形態:我市家庭服務業大多是社區中介機構、社區服務站、個體戶和未經工商注冊的自由服務者等形式,其中中介制企業占較大比重。員工制家政企業僅一家,連鎖經營方式的一家,中介制家政企業14家,公益性中介機構沒有。由于家政服務行業利潤微薄,加之繳納社會保險成本較大,除從事家政服務外,大多提供與之相關的社會化服務。從業人員現狀。從身份屬性看,從業人員主要是以農民工、城區失地農民和下崗失業人員為主。目前我市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達到600余人,主要有兩部分人員構成:一是本地和外省農民工約500余人,占從業總人數的多數;其余是下崗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從業人數不足百人。從行業企業形態看,中介制企業和員工制企業吸納了大量的從業人員。
從總體上來看,主要影響和制約我市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矛盾:一是發展不均衡,呈現“六多六少”。需求多,供給少。我市對家庭服務員的需求很大。全市老年人和空巢老人逐年增多,護理需求急劇上升,在數量上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中介多,員工制企業少。我市16個家政服務企業中,中介制家庭服務業達14個,而員工派遣制和連鎖家庭服務企業僅有2個;憑經驗上崗多,受過專業培訓的少。據各企業經營者反映和市場調查,我市家庭服務人員高中以下學歷占95%以上。未經過培訓的占多數;農民工、下崗職工多,高端服務人員少。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和高學歷者對家政服務的認識不夠,單純地認為家政服務就是侍候人的初級階段;沒有保障的多,簽訂長期勞動合同的少。從業者繳納社會保險以外,對求職者大多簽訂勞務合同或用工協議。中介公司則將家政服務人員介紹給雇主,不負責后續管理。主要體現為“兩低”,即勞務協議簽訂少;社會保險參保率低,導致我市家政服務人員流入大中城市的情況非常嚴重。二是家政服務業市場環境無秩序,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由于家庭服務行業沒有明確的行政主管部門,造成管理部門過多、職能交叉,行業管理處于無序狀態。沒有形成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沒有統一的成本價格標準及行業準入。三是從業人員就業觀念不解放,高素質從業人員匱乏。四是家政服務市場需求旺盛,結構化供應矛盾突出。五是行業規范化管理不到位,政策扶持跟不上。六是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職業技能培訓嚴重匱乏。七是家政服務中介公司維權難,缺乏保險制度保障。
綜上所述,我市家政服務市場矛盾和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家政服務就業歧視仍然存在;家政服務市場供求矛盾突出;正規家政服務培訓嚴重缺乏;家政服務市場管理不到位;企業管理水平與經營環境有待提升和改善。
對規范我市家政服務業的前瞻思考。
根據我市家政服務市場的現實情況,并結合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本著規范市場但又不制約市場自主發展的宗旨,我市家政服務市場的規范發展應努力解決好如下矛盾和問題。明確主管部門。目前的家政服務業的主管部門不明確,家政服務業主要以自發的個體發展為主,應由市政府發文明確主管部門,歸口家政服務聯席會議為主要牽頭管理部門,便于今后開展工作。一些正規的家政服務企業亟須家政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希望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因為他們反映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困難及訴訟,卻不知到哪里反映,誰來負責。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加快成立行業協會,由政府指導,通過行業協會制定家政服務業服務分類標準、從業人員標準及勞動合同文本等,不斷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家庭服務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
探索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和推廣員工制,家政服務員成為企業的員工,有利于用工的管理與規范。從我們開展調研情況看,60%的用戶“愿意只與家政服務公司訂立合同”,90%的家政服務員愿意“受雇于家政公司,受家政公司委派和管理”。同時,70%的家庭聘請的是小時工,6%聘請的是零工,住家式家政服務員的服務模式已經不是主流。只有實行員工制,才可以使家政服務業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行業。扶持規范的家政服務企業做大做強。企業反映,目前的黑家政太多,無人管。黑家政偷稅漏稅,競相壓價,經營成本低。而正規家政公司嚴格納稅、嚴格管理,從而提高了經營成本,致使正規家政服務公司運作困難。建議出臺有利于家政服務企業的扶持政策,以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政府應對達到一定數額以上的服務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標,在機關和企事業引入家政服務企業,給所有家政服務公司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加強家政服務職業培訓。家政服務培訓可分為兩個層次進行:一是師資培訓,對象是各技工學校、就業培訓中心、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已經承擔或準備承擔有關家政服務專業課程的教師,通過培訓,使他們具備組織家政服務培訓的資格,掌握教學方法,進而對家政服務員開展規范化、專業化職業資格培訓;二是開展從業人員培訓,由具有家政服務培訓資格的教師和其他專業學科的教師負責培訓教學,培訓后進行考核,使參加培訓的人員通過培訓考核獲得職業資格。培訓經費政府財政給予大力支持,同時要開拓包括有償培訓等其他經費渠道。三是探索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分類等級或星級評定辦法,提高企業和從業人員從業信心和社會知名度、信譽度。保障家政服務供求雙方合法權益。
健全和完善供求雙方的勞動關系。家政服務員與用戶之間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應當根據法律規章來確定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包括勞動時間、勞動條件、服務質量、工資報酬、權益保障、爭議處理等事項,并通過契約的形式體現。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要逐步把家政服務員納入社會保障范圍,解除家庭服務行業的后顧之憂。
(作者單位:市家政服務業促進就業聯席會議辦公室)
王國偉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查實找準問題 將集中教育整頓活動引向深入
下一篇: 在創新中做好煤銷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