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集團公司非煤產業發展現狀淺析
近年來,集團公司在非煤產業建設上積極探索前進,如晉銀礦業、鸛鵲樓、李家大院、山西愉園大酒店、晉城大酒店、忻州愉園溫泉度假村、晉城棋源山莊等等均取得了較快發展。特別是集團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發展“三大支柱產業”的戰略部署,更是將非煤產業擺上了重要的戰略位置。但從目前集團公司非煤項目的產業結構來看,門類多、規模不一,且在同一行業中也沒有建立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
從而形成經營各自為戰,管理各自為營,效益參差不齊的諸多弊端。雖然在短時期內某些產業依托自身、地方或其他優勢能夠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對于整個行業來看,無法形成集團型非煤產業的主營業務體系,極易被本行業大集團擠壓、圍堵,甚至吞并。因此在制定非煤產業發展戰略 上,必須探索符合集團公司發展要求的非煤產業發展戰略。
二、探索非煤產業發展的新思路
山西作為資源型的省份,經濟布局帶有計劃經濟年代偏重工業經濟布局的烙印,而這種經濟布局的特征又和各地方產業經濟連為一體。長期的資源開采帶動了山西資源型產業的興起和發展,也形成了以煤炭資源及相關產業為主導的典型工業化模式,資源產業更是深刻而廣泛地影響到山西的生產和生活的各個層面。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資源在給山西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使的山西經濟對資源的依賴更加表面化。從產業結構看,能源產業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占主導,在工業中資源型行業占主導。從行業結構看,工業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資源型產業結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因此集團公司在非煤產業的發展思路上,依然要圍繞能源產業做文章。隨著常規能源(特別是煤炭、石油能源)枯竭,世界各大能源集團已將目光投向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上來。從目前能 源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程度來看,誰在新能源產業上取得了率先發展,誰就占領了未來能源企業集團的制高點。
三、新能源的概述
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新能源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于太陽或地球內部所產生的熱能。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也可以說,新能源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于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于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煤炭、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四、新能源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目前,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如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以及水力發電、地熱能等的利用技術已經得 到了應用。但新能源在常規能源中的比例總體上偏低,一方面是與不同國家的重視程度與政策有關,另一方面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偏高有關,尤其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等據IEA的預測研究,在未來20年新能源發電的成本將大幅度下降,從而增加它的競爭力。因而新能源利用技術成本將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國際能源署(IEA)對2010年至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最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2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10年至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其中生物質能將占其中的80%。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與開發。國家經貿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發展規劃,并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重點發展太陽能光熱利用、風力發電、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和地熱能的利用。近年來在 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在風力發電、海洋能潮汐發電以及太陽能利用等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從國內外綜合性能源跨國集團近年來的發展看,各大公司都在努力加強核心業務優勢、優化全球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應變速度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并保持競爭優勢,以求占據領先地位。因此,隨著能源危機日益臨近,新能源已經成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新能源產業也將成為各大能源企業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戰場。
臨汾地處內陸地市,根據我市地理、氣候環境及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主要可發展的新能源產業是:太陽能、核電及生物質能等產業。因此,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推進資源產業發展的新領域,是實現企業轉型的發展方向,符合企業科學發展的要求。在具體實踐中,需要進一步的調查研究,開拓創新,探索制定符合公司轉型發展實際的新能源發展戰略。(仇春生)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民生觀”
下一篇: “案子好判, 人心難判”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