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庚)今年以來,安澤縣嚴格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突出抓牢污染物減排,縱深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加強環境執法監察,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創建,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截至6月底,該縣各項污染物減排指標全部超額完成雙過半任務;全縣二級以上天數達181天,其中一級天數達到155天;沁河水質穩定保持國家二類水標準。
結構減排上,該縣發揮環境影響評價對結構調整和項目建設的倒逼作用,嚴格環評審批,上半年共審批項目45個,否決不符合環保污染項目2個,從源頭上遏制“兩高一資”產業發展。工程減排上,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聘請山西迅速華能公司托管運行,并實施在線監測,目前運行平穩;縣城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前完工;縣城天然氣入戶工程完成入戶安裝4000戶,覆蓋率達80%。管理減排上,縣環保局與18家重點企業簽訂減排目標責任書,層層分解落實減排目標任務;實施減排管理聯動機制,加大對重點企業減排措施落實、專業人員培訓及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狀況的檢查監督,及時督促企業加強減排管理,落實減排措施。截至6月底,全線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分別減排5.5噸、42.5噸,完成年度計劃的52%和50%;氨氮、煙塵分別減排2.6噸,完成年度計劃的50%和53%;工業粉塵減排2.6噸,完成年度計劃的51%。
為深入推進全國生態環境監察試點工作,該縣成立了由政府縣長任組長、職能部門為成員的環境執法監管領導組,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執行力;整合“農廉網”、“組織網”、“110舉報網”資源,在縣直各單位及各鄉鎮設立了“三級中心、一網一格”工作平臺,拓展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的舉報監督渠道。今年,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沁河采砂和中南部出海鐵路過境施工污染的問題,該縣組織開展了兩次環境執法聯合調查,對沁河沿岸所有洗沙廠全部依法予以關停,對鐵道過境施工污染全部下達整改指令書,各項整改工作初見成效;針對涉重金屬污染、涉水污染問題,全縣大力開展企業環境安全大排查行動,共排查企業14家,對兩家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下達了改正通知書。同時,縣環保局還加大對土小企業查處、環保驗收、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費征收力度,半年共征收排污費605萬元,征收率達到100%。
在大氣污染治理上,該縣以“縣城用天然氣、農村用沼氣”為目標,加快“氣化安澤”建設,目前縣城基本實現了天然氣的全覆蓋,農村60%的農戶使用沼氣,有效緩解了因燃煤造成的空氣污染。同時加快PM2.5監測工作,目前儀器設備購置采購程序已完成,正在進行站房裝修,預計8月底投入試運行。水體污染治理上,該縣投資1.2億元,分三期對沁河縣城段進行了綜合治理,完成了河道垃圾清理、排污管道鋪設、橡皮壩建設及沿岸環境的改造建設,徹底解決了沁河縣城段“臟、亂、差”的環境問題,提升了城市品位。同時,對沿河所有的村莊傾倒垃圾問題進行了綜合治理,全部聘用了專門的垃圾清掃人員,指定了專門的垃圾堆放場所,遏止了亂倒垃圾污染水體的行為發生。農村環境整治上,該縣重點推進府城、冀氏省級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區后續驗收及托管運行工作,目前項目已全部完工,項目資金全部到位,項目自驗和縣政府驗收全部結束。與此同時,縣環保局還對全縣農村畜禽養殖戶進行了摸底排查,建立了農村畜禽養殖規范檔案,現已完成21戶農村畜禽養殖環評審核辦理。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