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乃榕 葛成偉)今年,吉縣東城鄉開展“蘋果管理年”活動,主要在管理上下工夫、求突破,向管理要效益。強力推進蘋果發展由粗放型、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采取多種舉措強化蘋果管理,力求在提質升級上尋求突破,全鄉上下形成全力以赴抓蘋果管理的良好氛圍。
蘋果栽植全鄉覆蓋。東城鄉蘋果面積達到1.68萬畝,今年充分利用苗木補助政策繼續擴大蘋果栽植面積,使全鄉宜栽地塊全部栽植果樹,實現全鄉1.8萬畝土地蘋果全覆蓋。
提升品質重點打造。圍繞社堤蘋果標準化示范園區,率先安裝生物滅蟲燈,減少果園對農藥的過度依賴,降低蘋果殘留農藥的含量,使收益面積達2000余畝。全面推行豬、沼、果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大力推廣生草覆蓋管理,進一步為果農免費提供反光膜鋪蓋。完成該園區生草覆蓋300畝、反光膜鋪蓋200畝。
提高服務增加效益。組建鄉干部排憂解難服務隊、村干部發動引導服務隊、30名的農民技術能手專業修剪隊、30名的畜—沼—果循環模式技術指導服務隊、30名的蘋果營銷服務隊5支隊伍,幫助果農解決在蘋果生產、管理以及營銷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組織30名果樹管理示范戶外出參觀學習,通過示范促進推廣,提高全鄉果園的管理水平。
加強管理尋求突破。多渠道、多方 式組織全鄉果農外出參觀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的修剪技術、施肥經驗,力爭把最前沿、最現代的管理技術推廣應用到全鄉的每個果園,使果品品質大大提高,推動果園的管理技術水平。要建標準化示范園1.5萬畝,實施節水沼氣果園1.5萬畝,新技術推廣應用1.5萬畝,培訓果農5000人,做到村村都有示范園、戶戶都有技術員,從而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觀光園建設顯亮點。利用壺口旅游的優勢,努力打造東城蘋果觀光園區建設,同時舉辦東城蘋果藝術節。投資20萬元,建設觀光型果園20座;投資30萬元,修建特色“農家樂”;結合東城村新農村建設工程,投資100萬元,建1個休閑村;投資10萬元,完成東城蘋果產業發展史、文字資料與影像資料的編寫和拍攝;投資50萬元,建一個集培訓、展覽、觀光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民培訓室。大力發展蘋果采摘型、旅游觀光型、休閑型、“農家樂”型的現代觀光農業,不斷轉變發展方式,拓寬發展空間,延伸發展鏈條,形成游客吃、住、行,果農產、供、銷為一體的發展格局,實現轉型發展、帶動發展、捆綁發展、統籌發展。通過豐富的活動載體,進行蘋果大推介、大展銷,進一步提高全鄉蘋果的知名度。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