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批改作業,也無非如此。
批語不是“好”、閱”之語,就是“認真”、不錯”之言。只是有一次,一個學生的字寫得太漂亮了,我便在他作業后面多寫了一句:你寫得字很漂亮,請繼續保持!”后來,我發現:每次的作業,這個學生的字一直寫得很漂亮。所以我想:如果能在每一個學生的作業后面多寫幾句批語,學生們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一定會更加努力的。我試著針對每個學生的作業特長,多寫一兩句話:寫字好的夸其書寫整齊、潔凈、美觀;答題動腦筋有創意的夸其縝密的思維……真沒想到,學生的作業質量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現在想想看,如果我們有些老師批語太簡單化,顯然不能對學生的作業情況作出恰當的評價。學生們看慣了那些簡單的“千篇一律”的批語,又怎能對我們老師的批語感興趣呢?甚至,作業本發下來,學生們也懶于動手去翻看批語,這樣以來,我們老師的作業批語又怎能起到指導和激勵學生的作用呢?因此,我們老師一定要用好作業批語這塊“方寸之地”,寫好批語這“三言兩語”,在批語這塊“方寸之地”上,傾注“師情”,體現“愛心”,幫助學生發現和發展潛能,但愿我們老師每次作業的批語都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白西平 劉曉琴)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8名小學生角逐大獎
下一篇: 洪洞新英學校“大面積表揚”法激發學生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