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盡職守的范麗
最能受委屈的稅收員
上世紀70年代,范麗出生在一個干部家庭,由于祖父、父親都是老一輩的稅收工作者,所以她從小就樹立了要當一名優秀稅收工作者的理想。從山西財稅專科學校畢業后,范麗在堯都區地稅局車輛征收管理稅務所當了一名普通的稅收員。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然而,一次普通的稅收卻讓她明白,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在車輛征收管理稅務所,納稅人大都是大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記得有一天上午,已經11點多了,范麗的柜臺前仍然排著長長的隊伍,范麗有條不紊地辦理著一單單業務。這時,輪到一位大車司機交稅,大車司機言說自己上個月的車“報停”了,按規定上個月應該不交稅。范麗仔細核對了大車司機手里的票據,發現他手里的報停手續不完善,她耐心地向他解釋,沒想到的是,還沒等解釋完,大車司機就破口大罵起來,并且滿嘴都是污言穢語。當時,滿大廳的目光都聚焦在范麗身上。范麗氣得拿著稅票的手在不停地顫抖,渾身打哆嗦,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她強忍著委屈,沒有理會大車司機的辱罵,而是含著淚水一遍一遍地解釋。終于,滿大廳的人和大車司機都被范麗感動了。最后,大車司機掏出本子記下了車輛報停需要辦理的手續。事后,擦干眼淚的范麗沒有顧及自己的委屈,而是堅持不懈地學習有關稅收法律法規,拓寬信息來源,及時掌握經濟形勢和稅收政策的變化,結合地稅工作實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最敬業的稅收會計
“計會股工作不顯山露水,而稅收會計工作常處于幕后,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心浮氣躁,要有甘于奉獻的精神。”2007年5月,范麗踏上堯都區地稅局計會股稅收會計崗位前,她的父親,一位在稅收戰線戰斗了多年的老稅務干部這樣告誡自己的女兒。從那一天開始,范麗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不徇私情,積極探索。
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新時期稅收工作對干部的基本要求。隨著新的稅收綜合征管系統上線,征管基礎數據的核對和欠稅信息的核實任務更加繁重。由于基層單位稅收會計人員變動較大,工作連續性不強,稅收核算基礎工作不夠扎實,一大堆的問題擺在眼前,這時的她,逆水行舟、迎難而上,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加班加點、周六、周日不休息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規定的時間里保質保量完成了市局的各項目標和任務。新的征管系統信息數據內容全面、反映及時、監控嚴密,這就要求每天從國庫取回繳款書回執聯和國庫做的收入日報表后,要及時進行入庫銷號。每天面對幾千份的稅票,坐在電腦前一份一份地仔細銷號,看似簡單又枯燥的工作,但它體現了一份耐心和責任心,除了正常的銷號外,還要逐項與國庫核對,有時為了一份票甚至幾分錢,要把上千份票重新核對一遍,及時與國庫更正,以確保入庫數字的準確性和報表的真實性。
最愧疚的“女主人”
數字、票、報表,每月的9日和19日是旬報,每月的1日月報,于是,這幾天成了范麗“夜不歸宿”的日子。因為白天網絡系統忙,她的工作更多地是在別人下班之后。月報的時候范麗要做28張表,她要求自己的每一張報表都完美無缺。一張張完美無缺的報表后面要付出多少代價,只有范麗的丈夫和兒子是最清楚的。
那是范麗剛剛到計會股擔任稅收會計的時候,由于人員調整幅度太大,人員銜接不緊,造成計會股的票據成堆成堆地碼放。作為一名稅收會計,范麗廢寢忘食地戰斗在這里。恰恰在這時,丈夫的腎病需要去北京治療,丈夫當然希望妻子能夠陪伴在自己身邊。范麗犯難了,這些工作不能交給別人做,即使能交給別人做,一貫追求完美的她也不放心。看著范麗眼里愧疚的淚花,丈夫理解地點了點頭,只身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在北京醫院,丈夫的療程竟然長達兩個月,在這兩個月里,范麗抽不出一天時間去北京探望,夫妻倆只能在電話里互相勉勵。在這兩個月里,兒子成了范麗加班的“小尾巴”,由于丈夫不在家,范麗只能下班后先從學校接回兒子,然后再把兒子帶到單位,在計會股,往往是范麗在電腦前忙到深夜,兒子做完作業后就爬在桌子上合衣睡著了。每每想起這些,范麗總覺得對不起丈夫和兒子。她說,丈夫和兒子從來沒有對她抱怨過什么,但越是這樣,她心里越覺得欠他們的太多太多。她把這些愧疚埋在心底,為了肩上的稅徽,頭上的國徽。(本報記者 劉晚 文/圖)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