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元文忠)近年來,蒲縣堅持“抓根本、抓項目、抓幫扶”提升村級集體“造血能力”,為村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強大動力,也增強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后勁,。
抓根本,增強致富本領。開展“一人學一技活動”,采取按需選學、組織培訓、幫帶服務等多種形式,把種植、養殖等農業實用技術和科學知識送到田間地頭,確保后進村黨員群眾均能掌握一門以上致富技能。
抓項目,調優產業結構。發揮駐村干部的作用,積極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實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工程,幫助各村確定主導產業,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群眾增收,鼓勵群眾發展庭院經濟,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新路子。
抓幫扶,擴大產業規模。采取“3+1”幫扶模式,即縣級包村領導、鄉鎮包村干部、駐村干部共同聯系一個后進村,協調縣直職能部門,將項目、政策等向后進村傾斜,對主導產業合力進行打造。截至目前,針對全縣后進村已舉辦牛羊養殖、病蟲害防治、核桃管理、草莓種植等實用技術培訓班34期,6000多農民群眾接受農技培訓,傳遞致富信息1600多條,為23個幫扶村全部確定了主導產業,為村級發展蓄足了后勁。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