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北到村南都裝上了路燈,該亮自動亮、該關自動關,還不用廢電。咱現在也和城里人一樣了,夜里出門再不摸黑了!”鄉寧縣雙鶴鄉崖底村是全市農村街巷太陽能亮化工程任務村之一,在與孩子的通話中,崖底村的馮大伯訴說著村里的變化,不禁笑逐顏開。
2013年,我市為把農村街巷太陽能亮化工程這件實事辦實、好事辦好,堅持以質量為魂,凝心聚力、狠抓落實,1928個村的38560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廣大農村百姓的心田。隨著一批批道路新建、亮化工程順利實施,許多鄉村的夜晚從此更加迷人。
為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全市成立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領導組,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各縣(市、區)吸收鄉鎮、村干部參加,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市、縣、鄉、村各級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形成了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
圍繞工程質量,市亮化領導組還研究出臺了《臨汾市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實施方案》《臨汾市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組織流程》等文件,建立工作簡報和工程進展情況周報制度,隨時全面掌握工作動態、及時解決存在問題、扎實推進工程實施。
市縣兩級工作人員堅持節假日不休息,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職責,全力抓質量、抓工期、抓進度。
市亮化工程質量組先后深入17個縣(市、區),采取聽匯報、查資料和重點抽查的辦法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針對施工安全生產責任機構質量管理資料不健全、基坑深度不達標、路燈選址不合理、建設材料不符合要求等問題,工程質量組及時下達整改意見通知書,并對亮化工程質量和資料收集整理提出明確要求。
同時,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建立完善質量監督跟蹤機制,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在施工過程中,首先選定示范村,規范操作、嚴格質量,每個主要環節都要驗收簽字確認,達標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程序。針對工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全市積極開展督查檢查,及時解決了在組織協調、資金落實、工程進度等方面的問題。分組深入浮山、古縣、安澤等6個縣(市),對亮化工作的組織協調、工程進展和資金撥付的情況開展督查,有效確保了亮化工程的順利實施。
如何能使路燈豎起來、長期亮,也是各級政府關注的重點。市縣兩級在加快工程進度的同時,把長效管護機制的建立放在首位,對亮化工程“一村一檔”和路燈管護長效機制等進行了統籌安排,力求做到與亮化工程實施同步進行。同時,嚴格驗收標準,17個縣(市、區)都建立行政村路燈管護長效機制、制定管理辦法、確定專職路燈管護員。農村亮化工程這一惠民工程照亮了千家萬戶,而隨著長效管護機制的建立,鄉村的夜晚將更加美麗。記者段小婷 實習生楊茜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