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蘇曉峰 宋海剛)2月23日,在安澤縣良馬鄉良馬村黃花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靳水清高興地說:“在剛剛結束的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我領到了78.49萬元的獎補資金,今年將繼續壯大養殖規模,把合作社做大做強。”近年來,安澤縣在促進農業調產、農民增收方面,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撬動作用,設立“雙千萬”農業發展資金,以獎代補,引領全縣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在這次會議上,共對涉及到35個農業產業化項目的產業村、種養大戶、合作社獎補資金450萬元。
安澤縣是個傳統的農業大縣,然而農業產業大而不強、農民增收后繼乏力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土地、生態等優勢還沒有充分轉化為商品優勢、品牌優勢、增收優勢。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據當地實際,把“一縣一業”、“一村一品”作為主攻方向,提出以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為指引,著力培育有機玉米、優質核桃、道地連翹、生態畜牧四大主導產業的農業發展思路。為更好地調動農民群眾調產積極性,縣上在上級惠農資金全部落實到位的情況下,縣財政設立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通過以獎代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村建設、種養大戶和農產品品牌認證的單位、企業、個人重點扶持,并出臺了17條具體獎補措施。
通過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激發了農民調產積極性。以優質玉米為重點,不斷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現代玉米豐產方建設,全縣鞏固有機玉米項目轉換達1萬畝;加快“一縣一業”基地縣建設,實施了500畝連翹育苗基地、1.5萬畝中藥材惠農種植項目,安澤連翹成功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并與康仁堂藥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深入開展“核桃管理年”活動,補栽核桃35萬株,全縣優質核桃保存率95%以上的達到1.4萬畝;主攻標準化、生態化,加強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發展規模健康養殖,全縣規模大戶突破200戶,全縣畜禽存欄總量達到74萬頭(只)。加快蔬菜產業發展,新建春秋大棚327座、日光溫室48座,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4萬畝。堅持“龍頭+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著力扶持藺泉釀酒、潤祥農貿等現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和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成功引進金玉玉米、瑞生園等龍頭企業,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62個,全縣合作社總量達到363個,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年產值達7800余萬元。2013年,全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532元,較上年增長13.9%,增速排名位列全市第一。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