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7 10:00:00 來源:
本報訊(通訊員 史勇輝 王紅 馬耀平)日前,位于隰縣“米糧川”東的下莊水庫加固工程奠基開工,該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水庫防洪標準,滿足下游工、農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同時也拉開了隰縣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的序幕。
今年以來,隰縣縣委、縣政府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切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和人居環境,為經濟發展積蓄后勁。
隰縣下莊水庫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運行,該水庫出現了抗洪能力低、管涌、滲漏、設施老化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水庫的運行安全和正常的防洪、灌溉、綜合利用能力。今年,該縣把下莊水庫加固工程作為全縣60項重點工程之一,并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水庫大壩、溢洪道、灌溉洞及其他附屬設施進行全面加固和改造,工程總投資533萬元,該工程的建設,將惠及下游近2萬民 眾,改善基本農田灌溉面積1.45萬畝。
與此同時,該縣還以建設城川、東川、西川三個“百華里綠色走廊”為重點,堅持塬坡溝綜合治理、田林水一起配套,實施12項重點項目工程,逐步構建多層次、立體化、點面結合、城鄉一體的生態保護屏障。一是黃土高原水保生態項目峪里壩系工程,投資364萬元,在寨子鄉峪里新建骨干壩2座、中型淤地壩1座、小型淤地壩2座;二是黃土高原淤地壩系二期項目,投資833萬元,在下李鄉、城南鄉建設骨干壩6座、中型淤地壩8座、小型淤地壩1座;三是桑峨片綜合治理工程,投資260萬元,新建淤地壩3座、道路2公里,營造喬木林277.2公頃,封禁治理740.2公頃;四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水利工程,投資210萬元,改善水澆地1600畝;五是黃土高原淤地壩壩灘聯治工程,投資850萬元,在城南鄉坪家峪、龍泉鎮汪家溝新增改善壩灘地500畝,綜合治理3000畝;六是東川流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投資468萬元,完成生態綜合治理5200 畝;七是胡塬精品果基地建設項目,投資389萬元,新增水土流失初治面積17.8平方公里,改造中低產田700畝,營造經濟林3500畝,荒山造林5000畝,新建淤地壩23座;八是造林綠化工程,投資1510萬元,營造防護林5萬畝、干果經濟林0.54萬畝,交通沿線荒山綠化0.5萬畝,封育1萬畝,建設5個林區監控點;九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投資192萬元,在午城鎮下司徒、曹家莊村新建淤地壩30座,新增基本農田1124畝,在川口村新建大口井1眼、電灌站1座、防滲渠2100米,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66畝;十是昕水河流域龍化塬綜合治理項目,投資286萬元,新增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積13.2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壩16座,營造經濟林2100畝、喬木林6000畝;十一是投資850萬元,啟動堆景山小流域治理工程;十二是下莊水庫加固工程。
12項工程項項惠民、項項利民,所有工程的實施將有效實現隰縣“366”發展戰略,為建設“富裕文明、平安和諧、山川秀美新隰縣”,增添了濃抹重彩的一筆。
【責任編輯: 賈亮】